为何预报中的降雪跟我们看到的不太一样?

  北京青年报   2023-12-13 17:24:10

据北京市气象台统计,12月13日05时至15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水2.1毫米,城区平均2.1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海淀凤凰岭4.7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延庆香营村13日11-12时3.0毫米/小时,大部分地区积雪深度4-8厘米。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来看,截止到下午15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的降水量达到了中雪标准。

然而,不少市民感觉实际的降雪似乎并没有那么大,这是为何呢?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我国气象学上根据降雪等级的标准,将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该标准一般采用持续时间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时,降水量小于0.1毫米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0.1至2.4毫米为小雪,2.5至4.9毫米为中雪,5.0至9.9毫米为大雪,10.0至19.9毫米为暴雪,20.0至29.9毫米为大暴雪,达到或超过30.0毫米为特大暴雪。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时,降水量小于0.1毫米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0.1至0.9毫米为小雪,1.0至2.9毫米为中雪,3.0至5.9毫米为大雪,6.0至9.9毫米为暴雪,10.0至14.9毫米为大暴雪,达到或超过15.0毫米为特大暴雪。

为何有时大家对降雪的“观感”会不同?气象专家表示,这是因为降雪在一定时间内的不同分布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例如,同样是暴雪,如果15毫米的降雪均匀分布在24小时内,给人的感觉是降雪稀疏,但连绵不断;但如果15毫米的降雪集中在短时间内出现,则给人降雪密集、短促而雪量大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降雪级别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的累计降水量(气象上的降雨和降雪都属于“降水”)。雪下得大不大,不仅要看降雪量,还要看积雪深度、持续时长。积雪深度和降雪量是不能画等号的。据中国天气网介绍,降雪根据干湿程度的不同会形成不同深度的积雪。一般而言,1毫米降雪量在北方可以形成0.8厘米-1厘米的积雪,在南方可以形成0.6厘米-0.8厘米的积雪。“鹅毛大雪”描述的是雪花的大小而非降雪量级。公众所看的“鹅毛大雪”,如果持续时间不长,并不一定能形成暴雪;而连绵细雪,如果持续一整天,则累积量则可能达到暴雪甚至大暴雪、特大暴雪,给交通、能源、农业等领域带来的威胁更大。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