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 | 汇聚“她力量”,在新时代续写“半边天”新荣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13 11:07:22

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 彰显湖湘巾帼担当

罗婷 彭蝶飞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与创新发展中,女性描绘了浓墨重彩的画卷。湖湘女性汲三湘四水之灵气、承湖湘文化之底蕴,血脉里流淌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大情大爱、至刚至柔、坚毅执着、勤劳聪慧”的独特品质。当前,湖湘女性应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彰显巾帼担当。

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蕴,激发湖湘巾帼新潜能

赓续文化血脉,夯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绵延不绝,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生命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探究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应成为湖湘巾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创新性发展的前提。为此,湖湘当代女性应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解读、推陈出新,使“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与“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家国情怀相融合,使“万物并育、天人合一”的生命伦理与“大情大爱、至刚至柔”的勇毅坚韧相协调,使“实事求是、守中致和”的哲学思维与“经世致用、崇文尚学”的行为原则相适应,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坚持“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使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同中国当代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植湖湘历史文化沃土,加强对妇女领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回应妇女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构建“幼学-家学-女学”协同治理新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时俱进,赋予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新的时代内涵。

挖掘传统优良家风与家庭美德的时代价值,引领湖湘巾帼新风尚

筑牢“心忧天下、家国一体”信念,升华爱国爱家的湖湘巾帼情怀。女子是齐家之本,女齐则家齐,家齐则国治。湖湘当代女性应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的价值理念,同时传承湖湘红色文化基因,把对国家前途的关注、民族命运的关切内化为和谐家庭建设的动力与价值指引;充分发挥家庭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及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夯实家庭基础、汇聚家庭智慧、凝聚家庭力量。

推崇“刚柔相济、阴阳和合”共生之道,共建相亲相爱和谐家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蕴含着阴阳相依的哲学内涵与生命智慧。家文化中的“和”,指夫妇和、亲子和、家庭和、家国和。湖湘当代女性应汲取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哲学精髓,发挥在家庭中的独特优势,将“湘女”至情至性、至刚至柔、至勇至毅的特质注入家庭文明建设。具体来说,要用优良家风涵养家庭美德,以家庭为基、家风为体、家教为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通过母亲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好时代新人。

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文精神,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尚。发挥湖湘女性兼容并蓄、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灵性与活力,推动形成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社会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创新家庭建设的理念、手段、载体,重视“寻找最美家庭”等实践活动的示范带动,分类分层开展“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打造湖南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湖湘家风馆;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享平台,构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浸润、文化滋养、艺术熏陶、生命润泽、社会实践等全方位育人课堂,引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谱写湖湘巾帼新篇章

开辟“文化+融媒体”新阵地。湖湘当代女性应主动回应时代需求,融合传统媒体、网络平台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影视、游戏、文学、音乐、舞蹈、漫画、戏剧、曲艺等艺术呈现,创作一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优秀文化精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情景化、活态化;积极拓展传统文化覆盖面,提升文化传承的社交契合度、分享度、感染度,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湖湘特色、体现湖湘精神、蕴藏湖湘智慧的优秀文化。

锚定“文化+多业态”新赛道。湖湘当代女性应借助文化和科技的紧密融合,积极搭建文化资源与产业之间有效衔接的桥梁。重点以马栏山全景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为依托,以湖南省博物院、湖南图书馆、岳麓书院、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等数字化升级为载体,以中华文化数据库(湖南)公共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为纽带,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教育、文创、影视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

【作者分别系长沙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负责人,湖南省妇女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长沙师范学院教授。本文为2024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湖南特色教育治理模式—幼学-家学-女学的一体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析”阶段性成果】

积极促进女性高质量充分就业

肖娅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近年来,湖南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推动实施女性更高质量就业战略与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同频共振。2022年,在全省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43.1%,除了就业规模不断拓展外,女企业家、女性创业者、女性法定代表人、女科技人才队伍比例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女性初次就业率比往年有所下降、少数用人单位依然存在就业性别歧视、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冲突阻碍了女性的职场之路等等。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多方协同、多元治理、多维发展,针对女性积极促就业、稳就业、优就业。

完善政府主导机制,多方协同促女性就业

政府层面应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健全有利于女性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女性就业容量,努力提升女性就业质量。

扩大内需带动就业,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文化,创造消费热点,优化市场供给,积极拓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旅游等新型需求,推动经济与就业双向赋能。

扩大投资创造就业,稳定外贸扩大就业,加强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芙蓉匠心计划”“创响三湘”等行动计划,引领广大妇女积极创业就业。

援企稳岗扶持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落实惠企政策,优化稳就业政策,助力企业稳岗扩岗,拓展就业空间,开发就业岗位,搭建供需平台,畅通就业渠道,加大对就业妇女的帮扶力度。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多元治理稳女性就业

应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女性就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健全户籍地、常住地、参保地、就业地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全面落实基层平台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援助等工作职能,促进城乡女性均等享受高效便捷的就业公共服务。

提升业公共服务精准度。翔实掌握辖区内女性劳动力资源情况,精准动态掌握女性劳动者就业需求,分级分类实施针对性就业帮扶服务,让女性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落实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优化普惠托育服务,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生育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技能提升行动,以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政府补贴培训为有益补充,构建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服务女性就业创业。

构建妇女就业友好型社会文化。实施湘女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建设,加强对脱贫妇女、留守妇女等重点群体的技能培训指导力度;创作优秀妇女就业题材的广播电视作品,加强对红色湘女、女性企业家、巾帼事迹等的宣传报道,弘扬湘女精神,提升社会、企业对就业妇女的理解与肯定。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多维发展优女性就业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领域内的就业规模在不断增长,数字职业从业者不仅分布在一、二、三产业,而且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的各个环节。政府应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为女性创造更多数字经济领域优质就业机会。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性别红利,彰显“她”力量。据《金砖国家女性发展报告(2023)》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已接近40%,为妇女创造了5700万个就业机会,提升了女性就业创业质量,降低了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女性劳动者的就业创业壁垒。根据我省实情,应加快推进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等领域优势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为女性创造更多数字贸易、在线教育、电商直播、短视频内容输出等新的就业机会。

积极发挥互联网平台辐射效应,助力妇女精准就业。用好用活互联网在信息共享、数据分析、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推进“中小企业上云”行动,发挥省人社厅“湘就业”等网络平台的辐射作用,通过线上招聘、视频面试、直播带岗等方式,将优质岗位精准推送给求职妇女。

大力拓展新领域就业空间,促进妇女灵活就业。数字时代的结构性变革即将掀起一场“未来工作革命”,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社群经济等领域更适合妇女灵活就业。新领域的不断涌现对妇女就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应适时出台支持数字化技术、平台组织、商业模式发展的相关政策,打造数字化就业指导平台,赋能妇女发挥人才优势,推动我省妇女实现更高水平、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与创业。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三孩政策背景下多子女家庭妇女就业困境与协同治理研究”(21C1639)阶段性成果】

凝聚巾帼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

张曼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激励广大妇女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女性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要激励广大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动员组织广大女性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奋勇拼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近年来,湖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通过创新模式、搭建平台、发掘典型,不断凝聚巾帼力量、汲取巾帼智慧、打造巾帼特色、彰显巾帼风采。湖南成立了省巾帼科技助农行动暨湘女新农人联盟,打造“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湘女健康工程”“湘女素质提升工程”“巾帼双创工程”四大工程,组织近2万支巾帼志愿服务队,推动农村妇女在农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中作贡献,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据调查,当前留在广大乡村且有劳动能力的妇女超过了乡村现有劳动力总数的一半,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让广大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是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质量与效果的应有之义。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巾帼智慧。一是重视农村女性认识更新。充分发挥“湘妹子能量家园”“湘女素质提升工程”和“巾帼双创工程”等平台的作用,加强思想引领,大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引导妇女及时了解、掌握、运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鼓励农村女性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者。二是重视农村女性角色塑造。积极支持农村外出返乡女性在农村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建设、新型农业经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做热爱家乡、锐意创新、勇于拼搏的返乡创业女能人,做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带头人,做推进良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传承者和先行者,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新力量”。三是重视农村女性作用发挥。女性往往细腻敏感、富有同理心、沟通能力强,应在乡村文化建设、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女性优势。比如推动女性依托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资源禀赋,做好“文化+”产业融合,推动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夯实文旅融合发展基础;通过互联网直播、新媒体运营等方式,推进乡村产业和文化数字化转型。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巾帼特色。一是实施产业振兴巾帼行动。因地制宜打造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助力改变以往女性返乡局限于开小餐馆、小旅馆的局面;通过农文旅有效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发挥女性力量,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开发品质。二是实施产业技术服务巾帼行动。在技术服务上贴近基层,将技术培训课等开在田间地头和家庭,通过培训学习和技术交流,引导妇女丰富专业领域知识、增强技术本领,提升妇女创业就业水平;搭建线上平台,培养服务乡村建设的新农人,帮助更多妇女通过“触网”“触电”增收致富,助力巾帼产品“走出去”。三是实施创业创新巾帼行动。聚焦特色种植、电子商务、休闲产业、农产品加工等女性就业集中领域,通过灵活方式搭建创业和就业平台,推动乡村妇女创新创业。

培树典型示范引领,彰显巾帼风采。一是建设好巾帼行动品牌。以服务群众美好生活为主旨,搭建好平台、好窗口,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迈上新台阶;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湘女新农人、女科技工作者等诸多力量注入巾帼行动品牌,提升品牌内涵。二是发挥乡村振兴巾帼人才积极作用。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能经营的乡村女能人,充分发挥典型、榜样力量,带动更多乡村妇女掌握实用技能、提升整体素质,让巾帼建功品牌“亮”起来。三是多渠道做好宣传推广。通过广播电视、自媒体等平台报道女性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典型事迹,提高其社会知名度、认可度,促使更多女性了解并参与到乡村振兴相关工作中来。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多元价值共创视域下女性魅力修养与领导力提升课程集群构建实施”(HNJG-2022-0374)阶段性成果】

以数字技术赋能茶产业 助力女性就业创业

向婧

习近平主席11月向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提出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在互联网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茶文化发祥地。数字化技术风行加速了茶产业腾飞,使这一领域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当前,应积极提升涉茶女性的职业能力,吸纳更多女性进入到茶产业数字化发展中来,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推进茶产业数字化管理,提升女性新职业能力

伴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茶产业对具备数字化素养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茶产业中女性从业者较多,但总体上职业素养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应积极培养一批适应茶产业发展趋势、具备新职业能力的涉茶女性人才,促进茶产业数字化转型。

利用数字平台加强培训。深化产学研结合、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加大茶产业从业者数字化培训,支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茶产业数据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应用等内容的茶产业数据治理体系,在茶叶产品溯源、质量认证、茶产业运行监测等方面加强大数据应用,提高涉茶女性的数字化技能和解决数字化问题的能力。

积极培养茶产业数字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茶产业新学科建设,培养一批既懂茶产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女性人才。

开展茶产业数字营销,激活女性就业创业新动能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来,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数字媒体平台获取信息、进行比较、购买产品。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正发生的变化,促使茶文化传播、茶产品营销向数字化转型,为涉茶女性创业提供了新动能。

创作精美短视频。涉茶女性可结合全省不同茶产区特色,创作精美独特的短视频,用以介绍湘茶历史、种类、冲泡技巧等方面知识,以吸引用户注意,激发其浓厚兴趣。

打造有辨识度的电商直播。组织资深电商公司就互联网创业、电商运营与直播等对涉茶女性进行指导,对茶产品的讲解、销售进行个性化定制,打通茶农与消费者两端的空间阻隔,提升茶产品附加值,使涉茶女性收入增加。

创建活跃的湘茶消费社群。通过人工智能千人千面数据分析,打造精准湘茶消费社群,通过媒体推广、为社群用户提供专业的茶叶知识等方式,与用户建立紧密的联系。

推进茶文化数字化呈现,开辟女性就业创业新赛道

近年来,大众逐步养成了数字消费习惯,数字文化消费规模也迅速扩张,尤其是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线上体验、线下深度追随的喜好已深深嵌入Z世代消费群体。推动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乃至知觉于一体的“在场式”“沉浸式”湘茶数字文化场景建设,已成为塑造湘茶文化形象,传播湖南茶文化、茶故事、茶品牌的重要内容,这为涉茶女性开辟了就业新赛道。

借助数字化,传承创新非遗中的茶文化。借助数字化展示和网络媒介的强大传播功能,更多人有机会零距离了解并参与非遗传承与创新。比如去年11月,湖南千两茶、茯砖茶、君山银针茶三项湘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涉茶女性可利用VR、AR等现代数字媒体虚拟技术还原三项湘茶传统制茶技艺的相关流程,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或开启微信购物小程序,让消费者下单选购心仪的非遗好茶,拓展就业创业空间。

借助数字化,将茶文化演绎到游戏中。中国茶文化通过互动性强的数字化游戏的演绎,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比如网易旗下的游戏《逆水寒》,在情节中复刻了龙井村茶田,加入了斗茶、茶百戏两类茶文化玩法;《梦幻西游》依托太姥山风景,打造了“梦幻仙界茶馆”。湖南可供创作的茶文化场景资源丰富,比如可结合石门“茶禅一味”故事中的夹山灵泉禅院、圆悟克勤禅师和“禅宗第一书”碧岩录等元素,创作“禅茶之乡”的元宇宙游戏场景。

借助数字化,将茶文化融入虚拟旅游中。可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数字文旅平台构建虚拟茶园,让用户沉浸其中,感受湘茶文化的魅力。比如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盛产黄金茶,可利用数字技术和5G网络,建立“虚拟旅游+茶”等新业态,拓宽涉茶女性就业创业渠道。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教师。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湘西民族旅游村寨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研究”(XSP22YBC097)阶段性成果】

与数智共行,舞动“她”风采

邱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当前,我国正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科技相关行业在社会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占比越来越高。数字技术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具有数字时代特征的性别差异: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男性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69%,女性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63%,在数字资源的使用和获取方面,女性与男性还存在差距。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助推性别平等,是当下亟须探索的一个社会议题。比如数智传媒应同时将女性作为发展主体和展示对象,积极舞动“她”风采。

善用数智技术,激活传媒领域女性潜能

当前,数智技能已成为传媒从业者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从业于传媒领域的女性要善于通过学习数智技术、运用数字平台提升传媒素养,激活传媒“她”潜能。

运用数字化平台和工具拓展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为传媒领域女性提供了更多获取、分析信息的途径,使其可以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专业网站等获取海量信息、知识,并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可视化手段,深入把握信息内容,提升传媒素养与综合能力。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传媒领域女性进行语音识别、文本分析等,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更好了解受众需求与反馈;同时利用自动化的内容生成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助力其了解受众行为和偏好,进而调整传播策略与内容创作。

依托数智传媒平台,促进当代女性健康成长

近年来,数智传媒已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应引导当代女性积极在数智传媒社交平台上表达与呈现自我,促进其健康成长。

加强促进性别平等的数字化技能培训。围绕女性对数字化生活、工作、学习、创新等的需求,可统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网络平台等的课程、师资等资源,开展各类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引导女性提升数字化素养和能力,进而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增加对公共议题的参与度。数字化平台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展示观点和才能的机会,应通过在博客、微博、短视频等数字平台开设专题研讨或论坛,邀请女性专家学者发表演讲或分享经验,鼓励更多女性参与到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来,提高女性在公共议题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利用智能技术进行热点话题推送,提高话题可见度和影响力。

将性别视角纳入数字空间的设计与开发。构建友好、多元、包容的网络空间,保护女性数字身份安全,消除网络性别歧视与暴力;优化内容供给、呈现方式等,加大推广涉及女性智慧、能力、情感表达、社会贡献等方面内容;在数字空间发展中,提升女性在信息技术研发和决策领域的参与度,向用户提供更均衡、平等的数字内容。

增强数字时代的公平性。通过开展普惠的数字科技教育,弥合“接入沟”“使用沟”“结果沟”等三次数字鸿沟,着力提升当代女性的媒介素养和思辨能力,使其平等享有数字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进步,并获得相应收益。

增强数智传媒引领力,营造积极阳光的女性文化

数智传媒不仅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更是社会观念的引导者,要善用数智技术实施多样化传播策略,营造积极阳光的女性文化。

聚焦多元题材,呈现真实多样的女性生活。贴近各行各业女性精英以及普通女性,呈现她们的生活场景和工作环境。比如推出有关女性领导人、科技专业人士、社会活动家等的专题报道,展示女性作出的突出贡献。

善用数智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生动的女性形象。通过运用图像识别、语音合成等数智媒体技术,让女性形象传播更加生动立体,让受众的感知更全面、更细腻、更直接。

强化平台互动,营造积极阳光的女性文化。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为数字传媒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吸引女性用户参与互动,打破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与被动性;在社交媒体上设立专题讨论、组织开展线上活动,鼓励女性用户分享自己的故事,营造积极阳光的女性文化,为女性多元化发声提供更多场景与渠道。

【作者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任教师。本文为2022年度湖南省妇女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湖湘女性的红色书写”(22YB01)阶段性成果】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