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典型案例 | 薪火相传 勇于开拓 打造新时代岐黄“生力军”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12 21:40:09

为切实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湖南中医药大学宣传统战部策划推出【审核评估▪学院巡礼】【审核评估▪典型案例】专题,聚焦15个学院办学成果和4个教书育人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效。


中医病证诊断创新与应用教师团队

教学改革实践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如何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重要课题。

彭清华教授领衔的中医病证诊断创新与应用教师团队植根湖湘沃土,提出“汲取湖湘文化精髓、传承中医经典理论、强化中医临床思维与实践技能训练、突出临床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导向的“交互式”教学改革,构建以中医经典传承和湖湘中医文化为基础、临床技能培养为核心、运用能力为目标、创新发展为动力,增强学生“文化传承、经典解读、临床运用、创新发展”四位一体能力为导向的中医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培育,团队负责人彭清华教授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团队拥有国医大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育教学奖3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教育部核心课程联盟理事长1人、国家级学会主任委员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和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1人,并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01 特色亮点

以德育德 争做立德树人“大先生”

团队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涌现出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家庭代表、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百佳个人”、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等一批师德师风教学模范。近5年,先后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68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2项。

耕耘教改 立志教育教学“新标杆”

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开发研制教学仪器设备,开设中医诊断实训教学和实验教学,逐步实现中医诊断教学现代化;建立以一个中心(数字信息技术为中心)、一条主线(中医技能培养为主线)、三大模式(中医四诊临床实训教学模式、中医辨证思维训练模式、中医诊断现代实验教学模式)结合的中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建立MOOC、精品在线课程、虚拟仿真课等学习平台及案例库,研制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等,构建“课堂教学、网络学习、临床实训、科研创新”四驱联动、紧密协作的交互式教学平台。

《“四位一体”能力导向的中医学研究生传承创新人才培养43年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3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第3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团队在国内首次构建了教学模拟医院,拥有国家中医技能实验中心、国家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一流课程5门。团队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

科研助教 勇为中医诊断“引领者”

经学科团队近40年不懈努力,先后有湖湘中医名家郭振球创立微观辨证、朱文锋首创证素辨证、袁肇凯创立实验诊断学、周小青创立计量诊断学和中医主诉诊疗学,彭清华开创专科辨证,并发展了“证素辨证”与“微观辩证”等理论,引领数字中医药与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团队对“中医病证诊断创新与应用”进行重点攻关,科研立项、科技创新成果屡创新高。

近五年来,团队教师共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含国家级学会奖励)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治研究及创新药物研发与推广应用》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医诊断标准与辨证方法的创新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学科牵头主办的《Digital Chinese Medicine》杂志入选CSCD核心库。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医诊断实验教学》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医诊断学现代实验教学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02 经验分享

阶梯分类 培育高层次人才

团队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为依托,以前沿性创新课题为导向,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学科队伍的学术水平普遍提高为目标,开展学科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把人才引进与学科团队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专业带头人提升计划、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引聘行业大师为客座教授,构建“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三级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机制。

多元平台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团队于1990年始建立中医诊断实验室,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后建立了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研究工程中心、数字中医药杂志社平台,发挥中医病证诊断创新与应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作用,建设教师培训基地。

科教融汇 锻造新时代“大先生”

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部省、厅局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97项。开设《医学创新思维训练》《科研思维方法》等课程进入专业培养方案。2022年至2023年,学院107名本科生参与“助研计划”,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专利8项,获科研创新类国家级奖项21项、科研创新类省级奖项29项、科研创新类校级奖项21项。

建立中医诊断学现代教学实验室,研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和辨证诊疗软件,形成一批学研并重、创新融合、湖湘特色鲜明的优质课程与教材,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多名优秀校友成为各中医药院校、研究所、医院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举办多期全国中医诊断现代实验教学师资培训班,为全国兄弟院校培养了大批中医诊断学师资。

责编:宛俊余

一审:宛俊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