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学院巡礼 | 走进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12 21:09:12

为切实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湖南中医药大学宣传统战部策划推出【审核评估▪学院巡礼】【审核评估▪典型案例】专题,聚焦15个学院办学成果和4个教书育人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效。


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是一所院校合作学院,202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与长沙市口腔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依托长沙市口腔医院成立口腔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长沙市口腔医院是湖南省一所集医疗、教育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市干部保健基地,全国口腔专业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是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常委单位、湖南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医院。湖南省口腔医学会14个专业委员会中有9个先后挂靠本学院,是湖南省口腔专科联盟牵头单位、长沙市口腔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拥有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1个、重点建设专科4个。

一、发展与定位

1.学院定位

遵循《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贯彻立德树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强化口腔全科医学、预防理念、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科研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口腔专业人才;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强化重点专(学)科建设,加快建设高品质研究型口腔医学院,形成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院“三位一体”发展体系;加强院校联合,推进融合发展,体现中西医结合特点,打造中医特色的口腔医学院;高质量建设河西新院,对标国家标准,建设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

2.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具有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能力,能在医疗机构从事口腔疾病防治的临床医疗工作或在高校、口腔医学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口腔医学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成效

1.屡获佳绩,“三全育人”成效显著

2020年被认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成立13个教研室(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正畸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材料学、牙周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临床药物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急诊医学、口腔种植学)。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类竞赛获奖3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余项。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省级一流课程10门,主编、副主编出版规划教材、特色教材近20部。

2.态势良好,社会评价满意度高

近5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考研上线率超过35%,毕业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总通过率处于省内平均水平以上,2022年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位居湖南省内高校第一。

三、 亮点与特色

1.强化中西医结合,打造高水平特色口腔专业

口腔医学专业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2014年获批口腔医学专业硕士授权,2018年国家教育部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复评合格,2019年获批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20年成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全国中医药大学开设口腔医学本科专业的仅有三家,近2年,学院逐步探索“医教协同育人,保持中医特色,提升岗位胜任力”的特色做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医学人才培养作为重大使命,在处理好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健全教学组织机构,加大教学投入,落实教育教学任务,切实推动口腔医学人才培育工作。

设立特色专业课程。党的二十大作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奋斗目标。落实战略部署、实现奋斗目标,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依托学校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进一步深化口腔医学与中医学的交叉融合。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为学科交叉创新特色课程。同时,学院是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的编委单位,目前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为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方向。为了更好地领会中理论知识,学院派出10余名口腔专业老师参加西学中的学习培训班。

开展特色科学研究。学院结合湖南口腔癌高发现状,利用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优势,开展中药在口腔癌及癌前病变方面的研究,3名博导均有相关研究项目立项,其中国家级课题立项3项,创新比赛获奖3项;学院已建成长沙市口腔癌及癌前病变研究所,河西总院已规划相关实验室,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与口腔相结合的研究。

建设特色实践基地。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人才,学院构建以长沙市口腔医院为主体、湖南中医药大学10家附属医院口腔科为辅助的实践基地,实行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开设中西医结合黏膜门诊。河西分院将设立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室,打造中医特色口腔实践基地。学院已完成“两馆”建设,建成中部第一家口腔院史馆、湖南省第一家口腔科普馆。学院依托院史馆建设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依托科普馆建设口腔教育科普实践基地。

2.强化医教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随着医学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各国医学教育发展的主流。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是一所院校合作学院,202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与长沙市口腔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依托长沙市口腔医院成立口腔医学院。长沙市口腔医院始建于1960年,是湖南省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同时也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建设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学)科。同时也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建设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学)科,有牙椅339张,住院床位50张,年门诊量近百万人次。设备先进齐全,能开展多项诊疗新技术。浓厚的学术氛围、扎实的专业基础为口腔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用人单位对学院近几届毕业生在临床诊疗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医德素养等各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毕业生人文修养,专业知识和优良率均超过 90%,临床诊疗能力优良率超过 9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优良率超过88%,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学院毕业生整体素质较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人才培养保障。口腔医学院成立后,进一步强化了口腔医学专业师资,专任教师由原来的20余人增加至203人,其中正高级31人,副高级6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0人,现任教师中有博士后1人,博士14人,硕士180人,拥有湖南省名中医1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121”人才1人。50余人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及湖南省口腔医学会任学术职务。参与中华口腔医学会的“中部崛起”教学活动,接受四川华西口腔医学院一对一帮扶,学习优秀院校的教学管理经验以及教学技巧。积极组织参加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近2年,岗前培训合格率100%,有25名老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导专业培养方向。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采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三段式教学结构,能比较系统完整地学习各学科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狭小空间操作对手部技能要求很高。因而临床技能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培养方案增加了专业课的实验实训课程占比,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技能操作能力。

改善本科教学条件,强化人才培养支撑。学院调整和合理整合原有的实验教学资源,重组实验教学内容,独立设置实验课程。设置口腔教学实验室4个,更新实验室设备,添置了口腔仿真头模56台。即口腔基础实验室、口腔综合技能训练室、口腔修复工艺实验室和口腔临床示教室,建立模拟口腔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口腔临床模拟实习系统、口腔多媒体示教系统),开展模拟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临床操作动手能力。投资 120 万引进口腔数字化虚拟仿真培训模拟系统,拟投资20万引进学生技能操作成绩评价软件,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更加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升执医考试通过率。

提升岗位胜任力,加强应用技能培养。口腔医学教育中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学院从教学实际出发,围绕口腔临床诊疗实际,将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考的全过程,将医学教育标准与执业医师考试标准直接对接,建立并完善覆盖口腔医学学习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使实践教学更具方向性、目的性。早期开设“口腔医学导论”“口腔临床前技能训练”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意识和早期操作能力。同时安排学生参加社区义诊服务,促进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拓展学习层次,提高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五年级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通过培训带教老师等,统一教学目标、内容和标准,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化整为零,并分解成具体的临床专项训练模块,培养专科诊疗技术;成立资深、权威的口腔临床教学专家组,对实践课程带教老师组织规范化培训,使教学目标更清晰严谨,教师操作更标准,提高实践教学的示教质量和医疗质量。在实践教学中,各教研室根据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制定实践操作规范和内容,临床技能的实践操作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使学生既牢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和临床规范,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执业考试通过率。开设《医教研大讲堂》,授课内容包括临床思辨系列、技能操作系列、科研提升系列、医患沟通系列多个模块。每周二晚上定期开展,一方面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在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专科技术后,再化零为整,以完整病例为引导,培养学生对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早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以及疾患沟通技巧的培训,缩短学生岗位角色的适应期,实现从学生到医师的顺利转化。

责编:宛俊余

一审:宛俊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