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学院巡礼 | 走进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12 20:04:14

为切实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湖南中医药大学宣传统战部策划推出【审核评估▪学院巡礼】【审核评估▪典型案例】专题,聚焦15个学院办学成果和4个教书育人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效。


湖南中医药大学于1985年成立针灸系,2006年成立针灸推拿学院,2021年正式更名为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经过三十八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一个以教学为主体,兼顾科研、临床的综合机构。学院现设9个教研室、3个实验中心,以及办公室、科教科、学生管理科、针灸陈列馆等机构。

专业学科优势明显

学院现有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康复治疗学与运动康复4个专业,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2725人、硕士生105人、博士生31人。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康复治疗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针灸推拿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针灸学、推拿学和中医康复学均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经络研究科技创新团队”为湖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教学科研平台完善

学院拥有国家级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针灸、推拿、康复),面积达2800多m2 ,21间多媒体教室,拥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智慧教室。学院建有最早的针灸专业博物馆——针灸陈列馆,实现针灸史实场景教学模式。学院科研实验中心总面积达1640㎡,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湖南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共有132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其中,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1人,湖南省青年芙蓉学者2人。

产学研成果丰硕

近三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出版全国首部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针灸学》与《推拿学》;十四五期间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副主编12部;获得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省级三等奖2项;主持省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7项,校级7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课题30项,获各类科技奖10项;出版学术专著3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CSCD收录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

国际交流合作密切

学院非常注重在优势学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西班牙莱昂大学、泰国萱素南塔皇家大学联合开展针灸推拿课程项目,与卢森堡健康研究院、印度整合医学研究所开设针灸推拿义诊活动;与俄罗斯科学院喀山科学中心、泰国卫生部、印度针灸推拿协会等机构合作,承办7期国际针灸培训班,2期“亚太地区中医小儿推拿保健及医疗研修班”,1期赴印度针灸推拿技术交流及义诊活动,共培养来自10多个国家的800余名学员。

一、发展定位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使命需要,助力我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我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科学研究及平台建设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举,突出针推、康复特色,专注于“科、教、研、医、学、企”为一体的“大针灸”、“大推拿”、“大康复”专业建设,支撑学院四个专业(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中医康复学、运动康复)三个层次的针灸推拿与康复事业发展的创新学术型、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实现“立足湖南,面向华中,辐射全国、引领行业”的发展目标。

二、育人成效

1.全国大赛屡获佳绩,学生专业技能扎实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突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近三年来,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金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及个人单项奖等20余项。在大学主管部门指导下,学院每年承办校级“健翔杯”针灸/推拿手法技能大赛,参与学生覆盖全校医学类专业,达到强基础,强能力,强专业的目的。

2.创新创业成果丰硕,学生科创能力突出 学院广泛发动和鼓励学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以及“星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全国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湖南大学生创业计划省赛银奖,“星城杯”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三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三等奖、校赛二等奖等30余项。积极邀请大批本科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学院学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个、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28个。

3.毕业生就业率与考研率较高,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学院着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专业建设、培养导向等方面积极对接社会专业人才需求,力促就业。学院毕业生质量呈稳步提升,近三年专业相关度为83.3%,工作稳定性为86.3%。学院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持续关注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满意度建设,以生为本,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满意度96.8%;毕业生工作胜任度为95.6%。用人单位对培养质量评价好。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为94.8%。

三、特色亮点

(一)科教融合,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链条

1.“针推康”中医特色助力人才培养“创新链”

在科研能力培养上,学院积极鼓励优秀本科生在自愿与兴趣的驱动下早日参与科研工作,培养科研能力,赋能学术型人才培养。此外,提倡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提前培养本科生科研思维与科研意识、参与科研项目。学院本科生近三年约参与学院教师各级别课题约5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0项,位列全校前茅。

在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中,近三年共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3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8项,在创业项目竞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创新项目/论文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项目落地上,学院“自然康养”、“针灸之家”、“攸堂-中医药微景观设计工作室”等项目入驻大学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参与国家级科研项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1项,创业项目竞赛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创新项目/论文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艾灸行”红色公益夯实人才培养“能力链”

学院依托学科背景以及专业特色与湖南省针灸学会共同主办了“湖南艾灸行”大型系列公益义诊活动。“艾灸行公益义诊活动”自2018年4月启动,目前为止已成功开展了30多场公益活动,促使学院本科生积极承担起了中医药人的时代责任。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将继续以“艾灸行公益义诊活动”为契机与工作亮点特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本科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号召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的力量。

3.“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宣讲丰富人才培养“文化链”

学院依托学科背景以及专业特色优势与湖南省针灸学会共同主办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并成立了本科生志愿者讲师团,讲师团中的本科生以学院 二、三、四年级优秀学生为主要力量,学院骨干中青年教师为指导,本科生跟随教师授课班级达到约58个,听课学生人数超过2400名。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极大推动了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理念,同时也提升了学院 本科生学以致用、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中医自信。该活动将中医药文化与当代教育、社会服务相结合,有效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二)协同育人,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 积极响应学校学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凝练“一核二力三型四级五先进”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体表现为,以培养创新学术型中医药优秀人才为人才培养模式核心,即“一核”;同时,注重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培养,即“二力”;其中,学院 八年制中医学卓越班—针灸方向主要培养创新学术型针灸推拿人才,康复治疗学以及运动康复主要培养满足康复医疗机构迫切需要的应用型康复医学人才,针灸推拿学五年制以及中医康复学专业主要培养学术型针灸推拿人才,即“三型”;学院 以科学研究及平台建设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举,突出针推、康复特色,专注于“科、教、研、医、学、企”为一体的“大针灸”、“大推拿”、“大康复”专业建设,其重要体系依托就是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学体系以及文化教育体系,即“四级”。最后,学院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化移动式教学为主体,具备理念先进的特色;以医疗岗位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具备设计先进的特色;以模块教学法进行教学,具备模式先进的特色;以虚拟仿真教学、学用一体为教学手段,具备手段先进的特色;以注重过程,多重评价为过程性形成评价标准,具备评价先进的特色,即“五先进”。

责编:宛俊余

一审:宛俊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