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湘西”流淌在魅力山水中 ——湘西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侧记

  大众卫生报   2023-12-12 10:46:26

本报记者 张丽 实习记者 罗婷 通讯员 胡刚

湘西美,美在沈从文的书里、黄永玉的画里、宋祖英的歌声里,也美在卫生健康事业里。

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湘西建设为主线,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突破创新,切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增强人民健康福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

积极打造能惠利民生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近日,记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访时看到,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为进一步深化综合医改真抓实干,“医”心一意为了人民的健康,奋力绘就“健康湘西”民生新画卷,让“健康湘西”流淌在魅力山水中。

资源联动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跑出“加速度”

冬日里少见的一阵暖风,拂过湘西州西部美丽的凤凰县。这个建县历史长达2200多年的古城,伴随着硕果累累的秋天,也见证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成效。

“看到老老实实躺在治疗盘内长约2厘米的不规则形鱼刺,我心里长舒了口气。”凤凰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滕方回忆说。今年3月,80岁的吴大爷因胸闷气促、咳嗽咳痰1个多月到该院就诊,后被诊断为I型呼吸衰竭。滕方综合多方考虑后,带领支气管镜治疗团队为其施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经过积极治疗,困扰吴大爷1个多月的支气管异物得以解除,10天后康复出院。

巧合的是,采访当天,记者一行在医院门诊大厅碰到了来医院给吴大爷买药的家属,他向记者高兴地说道:“我们现在都是在县里面的医院看病,基本上和三级医院一样。”

“医院着力加强医疗骨干的培养,选派医护骨干分批至省会长沙的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以前一些不能做的手术现在也可以做了,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技能。”该院副院长秦卫告诉记者。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相对突出。据了解,凤凰县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积极打造能惠利民生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凤凰模式”。

“现在政策好啊!我是慢阻肺病,今年下半年已经是第四次住院了,报销完后省了很多钱。”正在该县阿拉营镇卫生院就医的张奶奶说。现在农村百姓“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正在逐渐变为现实,群众就医难“最后一公里”被打通,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据凤凰县医共体领导小组办主任袁云水介绍,凤凰县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通过在乡镇卫生院开展团队帮扶、人才交流、技术支持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有机联动。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湘西州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持续深化医疗改革,在全省率先加入三明医药联盟,实施薪酬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夯实基础

基层卫生实现“优服务”

阳光透过窗户映射在那一面面红色锦旗上,整个办公室都显得温暖起来。“是他们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一名心肌梗死康复患者送给花垣县麻栗场镇中心卫生院的那面“德艺双馨,情系患者”的锦旗尤其耀眼。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8月25日上午,该镇各鱼村村民李先生来到卫生院内科门诊看病,刚向接诊医生讲完“胸闷”两字后就倒地不醒。医院急救小组经过心肺复苏、电除颤、开通静脉通路等抢救,3分钟后李先生恢复心跳,120救护车立即转运患者,及时将他送到花垣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后痊愈。

走进麻栗场镇中心卫生院,新住院部大楼矗立在大山后面,像一座森林里的城堡,让许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家属都感到眼前一亮。“好的就医环境和优质服务能让更多农村群众在乡里就能够感受到县级医院的体验。不仅如此,我们还组建了3+1模式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三个乡镇医生加一名村医组成一个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等连续性服务。”卫生院院长石超兵言语里满是兴奋与自豪。

据悉,为减轻老百姓的看病负担,麻栗场镇中心卫生院采用打包定价方式实现医疗服务的精准定价、合理补偿医疗服务成本、倒逼医疗机构提质增效和合理诊疗。全镇总人口1.6万余人,中心卫生院服务覆盖周边多个乡镇,服务人口达18万余人,是县内第一家执行DIP付费的乡镇卫生院。截至今年10月份,门急诊28287人次,住院人次 4516 人次。作为乡镇二级综合医院,麻栗场镇中心卫生院是首批省级县域医疗次中心,先后获得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湖南省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从湘西州府吉首走319国道去花垣县城,在麻栗场和吉卫两镇之间有一块村碑的标识牌——溜豆村。这里是大山深处的苗族村落,不仅风景秀丽,基层卫生服务也很到位。

“现在我们都直接在村卫生室看病拿药了,不仅方便快捷,还便宜。”在溜豆村卫生室,村民李女士因其小孩肠胃炎在卫生室拿了中成药共花费25.5元,医用耗材和诊疗都不需要花钱,她用手机一扫,统筹基金支付17.85元,自己只需要支付7.65元。

“2023年1~10月,全县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数494967人次,就诊率59.83%,这个数据超过全国、甚至全省平均水平。”据花垣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颜贵勇介绍,该县近年来,积极主动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据悉,目前湘西州1480个行政村卫生室均开通使用医保定点门诊报销,农村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保报销服务。同时,分两批次招生培养本土化大学专科乡村医生250名,在花垣县开展乡村医生等级评定试点,不断稳定充实乡村医生人才队伍,提升了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传承创新

民族医药跑出“引领力”

一枚被切除了1/3的鸡蛋,把蛋黄掏空加入药粉,再用火点燃加热,随后把它放在小女孩的肚脐眼上。记者被诊疗室这特别的一幕深深吸引。

“我们已经连续来治疗4次了,效果还不错,之前吃东西反胃、拉肚子都有明显好转,现在可以正常吃饭了。”小女孩妈妈对记者说道。据介绍,这个特色疗法叫“土家医小儿提风疗法”,用于治疗感冒、小儿腹泻、肠胃不适等常见病,也是湘西州民族中医院的特色技术示范门诊。

“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既代代传承又兼收并蓄不断发展。”当谈起中医药在治疗儿科疾病中的优势特长,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副院长彭治香的眼里闪烁着光。她告诉记者,州民族中医院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单位,2023年入列湖南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建设培育单位,医院扎根这片文化沃土,坚持中医特色,厚德精医显大爱。

立冬后的天气格外冷冽,位于云贵高原余脉,武陵山脉中段的保靖县葫芦镇山岭之间雾气缭绕。历经乡间公路,从吉首驱车至这儿需花费1个半小时。但群山深处的保靖县葫芦镇中心卫生院里医务人员并没有丝毫冷意,大家伙都正忙着给就医百姓诊治。

“离家近、专家多、疗效好、花钱少!”葫芦镇黄金村的龙大叔近段时间不慎扭伤腰部,疼痛难忍,在镇中心卫生院接受中医特色治疗后恢复良好,对该院的技术赞不绝口。“我们这个卫生院是2020年新建使用的,诊疗科室齐全,有20多种大型诊疗和治疗设备。现在县里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级医院医生长期坐诊,我们的医疗水平更高了。”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龙显斌高兴地说。

近年来,湘西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改革创新中医药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各族群众,州民族中医院与7个县级中医院和50多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联体,主动将医院优质的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下沉。在2022年,保靖县入选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县。

坐落在酉水之畔的保靖县中医院,秉承“人才兴院、专科强院”的发展战略,在今年2月院骨伤科入列省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名单,心血管科、肿瘤科、肝胆胃肠外科名列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培育专科名单;今年10月医院又添佳绩,国家级中医流派刘氏小儿推拿工作站落户于此,将流派传承与专科建设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保靖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

湘西自古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而土家族医药苗医药就是其中璀璨的一颗珍珠。据悉,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每年安排经常性预算用于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民族医药科研,用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基地建设、重点专科建设、“治未病”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及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宣传,先后整理出版民族医药专著20余部,制订土家医药技术、临床诊疗指南等国家团体标准52项,发布第一个由市州级组织起草的国家级医药诊疗标准——《土家医药医疗标准》。

风劲云帆满,潮生送远航。对于未来,湘西州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彭云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湘西建设为主线,切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以湘西卫健的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责编:张丽

一审:张丽

二审:尹慧文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