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楹联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专访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11 21:54:37

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嘉诗 视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钺

楹联,是浓缩了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被称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

湖南是全国 四大楹联文化强省 之一。今年 4 月,湖南日报 · 新湖南客户端联合省楹联家协会推出《楹联里的湖南》专题报道,在三湘大地乃至海内外掀起了一股齐话共推湖湘楹联文化的热潮。

如何更好地激活楹联的现代应用场景,让楹联既保持古汉语的魅力,又能融入当下生活,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 起来、传下去? 12 10 日,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平江召开。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到会祝贺指导,并应邀到湖南日报社调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就此对他进行专访。

记者:当前我国楹联文化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放在全国视野来观照,湖南处于什么样的水准?

李培隽:在全国范围内,楹联文化的传承发展较快,可以说进入了 高原期 ,正向着 高峰 迈进。湖南继在中国楹联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被评为 四大楹联文化强省 后,近五年来,在楹联文化的整体推进中走在了前列。

记者:在 四大楹联文化强省 中,湖南有哪些明显的特色?

李培隽:广东的楹联文化与民间习俗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如遇到传统节日,他们会开设雅集交流楹联创作;湖北在抓基层楹联文化建设方面很有特色,特别是中小学楹联教育基地整体推进力度很大;山东作为文化大省,联系社会各界推进楹联文化进乡村很有成效。而湖南在楹联文化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具有很高的学术性,有自己的学术带头人、有自己的学术著作,学术成果丰硕,通过这些来带动楹联创作、楹联教育等各个方面。中国楹联学会正式发布的《联律通则》中,湖南楹联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记者:与诗词、书画、戏曲等中华传统文化相比,楹联的传承发展有什么优势?

李培隽:在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上,书画、戏曲及其他的艺术门类和楹联是相通的,比如诗词、书画、戏曲和楹联都讲究对立统一,重视诸如程式、格律等规范。只是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各自有具体的艺术规范。楹联既有文学性,又有艺术性,但我认为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深厚的民俗性。这种民俗性是一种生活习俗,一种生活习惯,反映了 人民为中心 的创作理念。所以,我觉得需要抓住楹联 民俗性 这个本质特征,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才更能为人民所接受和喜爱,赢得更大的发展契机,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楹联是 活着 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它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偏好的冲突也是客观存在的。楹联怎样才能既保持古汉语的魅力,又能融入当下生活,与时俱进地传承发展?

李培隽:不得不承认,楹联作为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艺术门类,确实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但这并不代表它面临衰落。在现代条件下如何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很重要的课题。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文化的支撑,他也走不远,因为向美向善是人的天然需求。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古汉语的知识,包括楹联方面的知识表达我们的思想,这对个人修养的提升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记者:对于激活楹联的现代应用场景,您有什么好的思路和办法?

李培隽:因为楹联的起源与建筑、文字、书法紧密相连,所以楹联要想得到发展,必然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楹联的 字顾名思义是楹柱,也就是说楹联需要书写出来,张贴在楹柱上才能叫楹联。我们现在认为 字已经不能够完全概括实际应用的场景了,现在的 字实际是指立起来、竖起来,张挂起来的一种概念。

如今很多楹联的应用并没有像过去只挂在亭台楼阁或者居民家里,而是随处可见,比如文化公园、山水旅游线路,甚至新农村建设,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到楹联的身影。所以我觉得楹联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只要有心,在很多地方、很多行业,楹联都有它的立身之处。

记者:您对 楹联里的湖南 这个专题报道印象如何?如果要打个分,您会打多少呢?

李培隽:三年前,我们组织拍摄了《楹联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那是一个电视专题片,而《楹联里的湖南》是一个保留了传统媒体特色又运用了新媒体手段的融媒报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这个栏目题目选得很好;第二,它有设计有策划,是一个连续性的报道,单篇容量不大,但制作精致。整个系列抓住了楹联最根本的特点,有的是写景,有的是写情,有的是写历史。不仅对楹联人有很大的启示,普通读者也能收获很多。如果要我打分,我觉得起码要在 90 分以上,剩下的 10 分是因为我还希望有新的现代楹联代表作出现。接下来希望你们继续推进,不仅宣传报道好传统的、现有的楹联,还能推出更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楹联!

责编:张嘉诗

一审:周红泉

二审:赵雨杉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