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优秀学子刘志洋:当一名传播中国文化的译者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08 18:35:09

初高中阶段,刘志洋就表现了较高的双语天赋。成绩优异且任职过语文、英语课代表的她,一直对双语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步入大学,刘志洋便立志要考取翻译硕士。她说:“翻译专业将我最喜爱的两门学科结合起来,我由衷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发一份光。”

勤思好学 源于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刘志洋是一名“前排常驻户”,她时常扮演老师的“点读机”,为同学们朗读课文。课外,刘志洋建立了一套学习方法——一是及时回顾,对于课上领会的新知识,刘志洋会在当周抽一到两个小时进行系统的梳理回顾;二是线上拓展,“Crash Course”等b站上一些教学视频,是刘志洋自主开辟的第二课堂,有趣的外国友人,生动的卡通形象解说……对于此类教学视频,她期期不落,乐此不疲。此外,刘志洋爱煲一些英美剧来充实闲暇时间,娱乐的同时兼顾了英语口语的视听学习,这已成为她的一种生活习惯。

保持基础的英语学习外,面对高级英语、交替口译等难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刘志洋也毫不懈怠。有技巧性的积累,是刘志洋保持此类课程高分通过的秘籍。

她常从政府工作报告、专业书籍和网络资源等多渠道积累高级词汇和一些特定表达。“背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积累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翻译任务。”科学记忆法,贯穿在刘志洋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如在备考时,刘志洋擅于运用“滚雪球法”来加强对课本的记忆。同时,在回答问题、与朋友对话、微信聊天等实际生活场景中,涉及到专有名词时,刘志洋也会有意识地将中文转化为英语来输出,以此增加词汇的联想记忆点,在实战中遇到类似话题时也能迅速回想起相关知识。而在练习交替传译的过程中,刘志洋则会将信息转化为符号进行纵向排列,避免过于复杂的表达,以此来提高传译效率。

“当你喜欢一门学科,油然而生的探索欲会促使你离它更近些——我对翻译便是如此。”刘志洋说。尽管这条探索路上时有困难,但刘志洋甘之如饴,她一路过关斩将,收获了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

结缘英辩 以赛促学

2021年3月,刘志洋在一个偶然点进的QQ群聊中看到了学校英语辩论队招新的信息。时值中美对话期间,外交部女翻译官张京的16分钟口译视频出圈,其沉着冷静的气场,专业的口译实力,让刘志洋热血澎湃,她决定以张京为偶像来鞭笞自己。为了提升自己的口译水平,刘志洋加入了学校英辩队。

入队培训会上,刘志洋从辩位职责、辩题分析、质询方式等系统地接触了英国议会制辩论。优秀辩手辩词中清晰的逻辑,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让刘志洋感受到英辩的趣味。提及首次上台辩论,刘志洋直言——“全程很懵”。那是一次关于植物肉利害议题的辩论,对方辩手将植物肉与环境保护相联系进行立论,让刘志洋措手不及,这也让她意识到,自己在英辩思维上有所不足。赛后,夜以继日地训练口语、虚心学习辩论技巧、研讨优秀辩手的辩词、深入了解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为了提高英辩水平,刘志洋勤思好学,多管齐下,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刻苦学习外,以赛促学,是刘志洋英辩的成功秘诀。“实战大于一切。只有将理论和词汇在实战的限定情境中运用起来,才能很大程度提高辩论水平。”学院也担起了“大后方”责任,全面普及英语竞赛类别,牵头开展专题讲座、竞赛分享等诸多活动。不论是英语演讲、英语辩论或其他英语赛事,都积极提供外出实战机会并给予参赛资金支持,这让注重实战训练的刘志洋受益良多。

基于队内训练赛、校际友谊赛的日常训练,刘志洋对于英语辩论的体系愈发熟悉。她在英辩的赛场上也频出精彩,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POINT Debate Open英国议会制英语辩论赛冠军、十佳辩手称号,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南赛区复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钻研学术 译者思辨

大三时,刘志洋萌生出“想在自己喜爱的翻译领域钻得更深一些”的想法,那是一堂英汉互译课所带给她的启发。

在这堂课之前,翻译对刘志洋来说只是机械的语言传递过程。课堂上,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文学翻译,一些文学比喻、歇后语、诗词等,中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意境,而在转化为英文后缺失了它的韵味。

课程中,刘志洋发现了一个极有意思的俗语:卖油的娘子水梳头,卖肉的儿郎啃骨头。在汉译英时,并没有提到卖油的娘子和卖肉的儿郎,而将其意译为“the cook is the last man to be served(厨师是最后一个被允许享用美食的人)”。西方的用语习惯里并没有像“水梳头”这类省略表述,在翻译时有所变通融合,让外国人更好地去理解中国文化,这对刘志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事实上,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仍然存在‘推而不广’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就算典籍已被翻译成他们本国的语言,他们仍很难理解其中蕴藏的文化。”刘志洋说。

结合生活中接触各类信息的切身体会,刘志洋注意到,现下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具推广性与互动性。她思考着——如果将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传播特性作用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中,是否能够更大程度加固理解的桥梁。对此,刘志洋查阅了大量文献,在对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现状和新媒体的相关概念及传播优势等进行充分了解后,她在论文《依托新媒体的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中提出了中国文化典籍依托新媒体传播的新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刘志洋对翻译也有了新的思考,“翻译让我们在不同文化中承担了‘摆渡者’的角色。我认为,译者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在进行翻译时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适当异化,用最容易被读者或听众接受的方式传递信息,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由兴趣“入门”,课程、英辩、学术……刘志洋愈深入翻译学科,愈被其中的奥妙所吸引。如今,刘志洋以专业第一成绩成功保研至外交学院。未来,她将在翻译领域演绎更加精彩的人生。(何兴如)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