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事⑤|李兰:“爱”不是个选择题

  科教新报   2023-12-08 12:10:00


长沙市雅礼中学 李兰

家长朋友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长沙市雅礼中学的语文老师李兰。能得到机会,参与到湖南省首部教育亲子心理短剧的剧评活动中来,我深感荣幸。我们会看到,这些一刻钟左右的心理短剧,揭示的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真实问题,不论是题材选择还是细节处理,都特别贴近生活,可以说是准而狠地拿捏住了亲子教育的诸多痛点。今天我们来聊的这部短剧叫《打不通的电话》。

故事的小主人公辰辰父母离异,辰辰跟着父亲。父亲在快递公司做调度,工作很忙,一般都是辰辰奶奶在照顾孩子。因为离婚闹得很难堪,辰辰妈妈自离婚后就没有回来看过孩子。为了逼妈妈来找自己,辰辰甚至故意躲在学校里画画,不回家。很让人揪心的是,一方面是孩子对妈妈的强烈渴望,另一方面不仅班主任越老师没有他妈妈的电话,甚至辰辰奶奶手机里留下的那个电话号码,也都已经换了主人。辰辰终于明白,哪怕让自己失踪,他的妈妈也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失踪”事件以后,辰辰越来越孤僻了。

在这部短剧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细节特别真实,也特别让人难过。

其一是辰辰很明显要比同龄人懂事得多。辰辰成绩优异,房间的墙上布满了奖状。事实上,一些孩子的确会在父母离婚之后表现得非常乖巧,甚至有些父母会由此认为,“这个婚算是离对了,孩子瞬间就成长了”。但其实,孩子只是把他在经历离婚风暴之后的创口用“懂事”和“努力”遮掩起来了而已。当孩子表现出超乎他们年龄的懂事时,往往是他们遭遇重大危机的时候,“懂事”是他们下意识的自保行为。他们很害怕自己因为父母感情破裂而被抛弃。过分的懂事,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他们安全感的崩塌。剧中那么小的辰辰竟然会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他会害怕自己死了以后依旧孤单,害怕自己会被蚂蚁吃掉。一旦孩子出现这类想法,请父母们千万不要掩耳盗铃,忽略掉孩子真实的悲伤和恐惧。我们必须想办法尽量去安抚孩子。否则,当孩子跨入初中和高中,进入到激烈的竞争环境,一旦他们再努力也无法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他们很容易就会对自己失望,甚至滑入自我否定乃至于自我伤害的深渊。

第二个真实的细节是辰辰奶奶对辰辰妈妈的怨愤。辰辰跟妈妈打电话都是躲起来打的,而奶奶发现辰辰给妈妈打电话时的反应,是愤怒和指责,她感到很寒心,质问孩子为什么感受不到爸爸和自己的好,为什么还是会想着妈妈。并且说出了一句可以说是颠覆孩子世界观的话“她把手机号码换了,她早就不要你了。”辰辰奶奶无疑是爱辰辰的,她在生活上给了辰辰无微不至的照顾,在给予辰辰爱的时候,奶奶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但是这样无私和伟大的奶奶,却说出了最伤害辰辰的话。究其原因,其实是很多成年人在情感问题上都存在认识误区。

日常生活中,很多大人都喜欢问孩子“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虽说这算是逗趣的戏言,但却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思维导向——“爱是一定要区分高下的,就连对爸爸妈妈这样本能的爱也是要区分高下的”。而这样的思维导向,到了一些比较偏激的人那里,甚至会演变成,“如果不是‘最’爱,那就不是真正的爱”。我想,这才是“妈妈和媳妇都掉到河里,你会救谁”的荒唐灵魂拷问,其底层的思维逻辑。

故而,让孩子做类似这样的选择题,属于价值观误导,不利于孩子建立健康健全的感情观。

我们要认识到,“爱”这种情感是丰富立体的,比方你或许会发现在烹饪方面你更爱妈妈,在探讨问题方面你更爱爸爸;其浓烈程度也是有波动性的,比方上一秒你更爱大崽,这一秒你又觉得小崽是世界上最Q的娃。而且爱分许多种,亲情、友情、爱情这都算是“爱”。其中很多爱都并不像“爱情”那样具有排他性。或许在不同类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有优先级的排序,在同类的人际关系中也的确会存在重要性的差别。但“经常会排序”不代表“一定要排序才是正常的、合理的、正确的”。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往往区分不了“我更爱谁”。尤其是对于一个对父爱和母爱都同样渴求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选择题更会让他产生混乱和痛苦。如果有人非得问你,“你是要你的左手还是右手,你若想留下一个,另一个就必须砍掉”,你会认为提问者是在表达对你其中某一只手的珍惜和爱吗?恐怕你会感觉他不仅暴虐残忍,还很变态吧?而一个经历过这种选择题的孩子,在将来处理亲密的人际关系时,一定是容易就会滑向“要么最爱,要么不爱”的极端,一定是会伤人伤己的。

当我们把孩子下意识亲近别人的行为视同于对自己的爱的背叛,会让孩子陷入到“我为什么就是会忍不住地背叛自己所爱的人”的迷茫和痛苦之中,而且这也无异于是在剥夺孩子享有更多的被爱机会的权利。

我们得想清楚,一个孩子是拥有更多人的爱会生长的更好?还是说只单方面的拥有你的爱就足够?如果我们固执地让孩子排斥其他人的爱,那我们自己能不能全然无死角地满足孩子所有时间点和所有方面的感情需求?

所以说,错误的情感定位和评价方式,不只会绑架孩子,也会绑架我们自己;不只会让孩子非常痛苦,也会让我们过得辛苦;不只会给扭曲孩子的世界观,也会让我们自己变得歇斯底里。

还有,我曾经听到过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称呼自己的父亲为“人渣”,或是称呼自己的母亲为“那个女人”。我估计有些父母听到孩子这样称呼对方会感觉到一种莫大的快意,甚至还伴随有一种获得斗争同盟的快慰吧?

但你知道吗?一个孩子在这样称呼自己父母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有多么痛苦,多么扭曲?你知道他们每一次这样称呼自己父母的时候,对这个世界产生的厌弃感和恶意吗?

相反,如果父母双方哪怕必须离婚,还是会努力维护对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还是会告诉孩子说,你的爸爸或妈妈其实是很不错的人。我们分开只是因为我们彼此不合适。我们虽然分开了,但我们都爱你,我们都会来照顾你——这样做才是在帮助孩子度过离婚风暴,才是在尽量减小孩子被家庭的动荡拉扯着瞬时长大的痛苦。

当然,都已经走到离婚这份儿上了,赞美对方或许真的做不到,但请至少不要诋毁和辱骂。请咱们这些成年人维持这点最后的体面罢。

因为所有孩子都会在情感上天然地依赖父母。故而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成全对方的面子或虚荣,而是在维护孩子那份源自于本能的情感的尊严啊。

收看方式

1.电视端: 

芒果大电视·中国电信天翼高清 

芒果大电视·中国移动高清

芒果大电视·中国联通超清

使用“搜索”“功能,搜索: YJHN,点击《“愈见”湖南省首部教育亲子心理剧》即可观看。   

2.电脑端:

湖南智慧教育平台:hunan.smartedu.cn 

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xljk.hnedu.cn

3.移动端

微信搜索公众号“湘微教育”—“政务服务”—“心晴驿站”。

投稿邮箱:snxszl@163.com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