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讲堂录》里的修身要诀

  科教新报   2023-11-25 19:41:24

□何左得平

档案故事:这是毛泽东1913年10月至12月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的听课笔记。全文约18400字。其内容主要是国文课和修身课的听课笔记,涉及哲学、史地、古诗文、数理等。对古今名人治学、处事、治国和有关伦理道德的言行,记录较多。凡典故、词义、要旨和警句,都分条写出。有的条文突出理想情操、求实好学、不务虚名的内容。中央档案馆保存有手稿。该件为湖南省档案馆复制件。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修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毛泽东作为共产党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卓越代表,从青年时代起就十分重视修身。1913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听课时记了万余言的《讲堂录》,主要是国文课和修身课的笔记。从《讲堂录》中,对青年毛泽东的修身要诀,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德为先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立德排在第一位,既是立身之本,也是成事之基。只有以德立身、以才立业,德才兼备,才能走好人生路。毛泽东同志号召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不但号召别人这样做,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的。早在《讲堂录》,他就明确指出:“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歉于品德,而有大功名者。拿翁(注:指拿破仑),豪杰也,而非圣贤。”

勤作舟

在《讲堂录》中,毛泽东记了这样一段话:“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可见,青年毛泽东认为唯能吃苦、能奋斗者才能成事。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的本色在于勤奋。他在《讲堂录》中还写道:“勤务之益,一以医偷惰,一以药文弱。有地板之室,不应用帚扫,致扬尘,必以布揩之。”

青年毛泽东学识广博精深,靠的是治学勤奋。他曾经为满足求知欲,选择去藏书丰富的湖南图书馆博览群书。用他的话说:“那时就像是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地吃。”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除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深入思考外,还起早贪黑地学习。晚上,同学们已进入梦乡,他还在走廊上或茶炉室的灯光下看书,有段时间还自备一盏小油灯,在床上看书。

行有路

青年毛泽东在修身时,倡导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在《讲堂录》中记有:“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流露出壮游天下的想法。

1917年夏,毛泽东看到《民报》刊登的两个学生徒步旅行全国、一直走到打箭炉(今四川西定)的报道。受其鼓舞,偕同窗好友萧子升游历湖南。“我们走遍了这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们给我们吃的,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都受到款待和欢迎。”通过这次游学,毛泽东深入了解了民间疾苦,学到了许多书本上、书斋中学不到的知识。

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修身的关键是知行合一。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论述:“练达世情皆学问。应世接物之道大难,吾人所当研究者也。”他的习惯是每到一个地方,必先做两方面的调查。一是向人做调查,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另外一个就是向书本做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地理沿革、文物掌故、风土人情以及古人写的有关当地的诗文。毛泽东之所以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前提是走出书斋、走进实际作调查研究。

恒葆终

1915年,毛泽东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自勉:“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凡事皆宜有恒,运动亦然。有两人于此,其于运动也,一人时作时辍,一人到底不懈,则效不效必有分矣。”在青年毛泽东看来,读书、运动,都是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其实,早在1913年,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就记有:“夫善,积而成者也。是故万里之程,一步所积;千尺之帛,一丝所积。差一步,不能谓之万里;差一丝,不能谓之千尺。朱子学问,铢积寸雷而得之,苟为不蓄,则终身不得矣。以久制胜,即恒之谓也,到底不懈之谓也,亦即积之谓也。”

很多人和事都是半途而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但是毛泽东一生的学习和实践,都践行了一个“恒”字,故能善始善终。他晚年视力减退,但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天天看书。平装小字本的看不见了,就看新印的大字线装本。身体虚弱,他就让工作人员念书。要工作人员找的最后一部书,是他长期珍藏爱读的宋人笔记《容斋随笔》,时间是1976年8月26日。毛泽东最后一天读书,时间是1976年9月8日。根据护理记录,毛泽东当天看书、看文件共11次,时间累计2小时50分钟。1976年9月9日,他与世长辞。

人无德不立,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正、走得更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定要努力向毛泽东学习,从《讲堂录》中汲取“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的营养和力量,让良好的品德修养成为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