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国农业第一个对外技术转让合同

  科教新报   2023-11-25 18:09:31

□何左得平

1980年的北京,中国正式向美国转让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那就是“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主导发明人就是当时已经50岁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发达国家转让高新技术,是中国农业科技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东方魔稻”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国内国际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对中国的杂交水稻,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下属公司)负责人威尔其很感兴趣。1979年5月份,带着对杂交水稻的好奇,威尔其开始访问中国,在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看到稻田里的各个颗粒饱满的杂交水稻时,眼睛不由得一亮:这可是巨大的机遇。

威尔其询问有关负责人,这样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谁发明的,希望能和他坐下来谈一谈这一项技术转让的事情。

美国大公司居然要购买中国的稻种,这可是头一回。出于国际交往礼节,我国农业部下属种子公司,送给威尔其1.5公斤杂交稻种,共3个组合,每个组合0.5公斤。

威尔其从中国带去美国的杂交水稻种子,被试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农业实验站的稻田。经过四个月的生长,杂交水稻收获比美国当时最高产的水稻还好,产量增产33%以上,有的高达93%。

面对这样的产量结果,威尔其高兴坏了,大声呼叫:东方魔稻,简直是东方魔稻!

签订协议,打破历史

1979年12月,威尔其再次来到北京。1980年1月,中美双方达成转让协议,美国圆环种子公司预先支付了20万美元的先期费用后,中国则即派出种子专家赴美国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这是我国农业领域第一个对外技术转让的合同,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因为,1840年以来的很长时间里,中国人的科学技术被欧美国家卡着脖子,都是向国外学习并交纳巨额学费。这一尴尬的历史,在1980年被袁隆平打破了,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科技力量。

以貌取人的尴尬

在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转让协议后,1980年5月9日,在妻子的百般叮嘱之下,袁隆平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湖南省衡阳市慈利县良种场场长杜慎余,一行3人乘坐飞机抵达美国,到加利福尼亚大学制种基地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经过10多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3人走出机场时,美国圆环公司接机人员威尔其等人围拢了过来,握手致意。

威尔其两次到中国,都没有机会见到袁隆平,这次机场两人见面是头一次。他在与袁隆平礼貌性的握手完毕后,便紧紧搂住个子高高、风度翩翩的陈一吾先生,并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尊敬的袁隆平先生,我们非常欢迎您的到来,并诚挚感谢您的指导”。

威尔其说完,袁隆平不由得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为缓解尴尬,陈一吾便向袁隆平打趣:“人家都说你老袁是“刚果布”(袁老的绰号,形容袁老皮肤黑),我有那么黑吗?”,又拉过威尔其介绍:“这才是我们的袁隆平院士,我们是他的助手。”

赴美指导期间,袁隆平还应加州大学农学院邀请进行座谈,参加全美水稻技术会议。美国农业科技人员对中国只用9年攻克杂交水稻难题,表示由衷地敬佩。意大利的五名水稻专家,专程赶来美国,再三邀请袁隆平到意大利进行技术指导。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为更好地推广杂交水稻,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于1981年来中国拍摄了一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花园里——中国杂交水稻的故事》的彩色纪录片。拍摄过程中,袁隆平既当“演员”,又当翻译,给摄制组留下深刻印象。

摄影组组长劳克先生说:“这部影片拿到西方去放映,将会震动西方世界。”

正如他所说,该影片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杂交水稻迅速风靡世界,有人甚至将杂交水稻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汤·巴来伯格在1988年出版的《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撰写了“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专章。书中写道:“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同时他给那些保守者上了一堂很有价值的课,这就是怎样在农业科学事业上去创造功绩。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的科学家。”

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科学技术已经有长足进步,但比起欧美列强还有差距,仍然有很多技术受掣肘。但袁隆平院士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一次迈步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很多核心技术都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