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湖南,温暖中国,TA们是最亮的星

  三湘都市报   2023-11-24 00:06:26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张军 张浩

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片星光。无论阴晴雨雪,即使在看不见的角落,这些星星依旧努力发着光。

这些光亮是非凡的勇敢,是远大的理想,是厚重的使命,是超人的坚强意志与无与伦比的行动力……是让我们喉头一紧、内心一软的朴素情感。

11月24日,2022年度“感动湖南”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16名(组)“感动湖南”人物将上台接受礼赞,迎接人生的高光时刻,成为秋日广大夜空中最精微明朗的星。

这是“犇”赴感动的时刻,这是湖南的群星闪耀时。

时代灯塔,2022他们感动湖南

人生漫漫,犹如海上行舟,每一次困于现实的迷雾,我们总在寻找指引方向的灯塔。

20年来,“感动湖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始终未变的执着,与所有人一起追寻那一座座灯塔;以新闻媒体的价值担当,助灯塔之光穿透迷茫,照亮你我的前路。

2002年,自首届“感动中国”启动以来,湖南日报社旗下三湘都市报就以地方媒体身份积极加入“感动人物”的推选联盟,每年评选出年度“感动湖南”人物并报送央视参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23年1月29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指导之下,综合“感动湖南”大众网络投票及推选委员会评委打分,2022年度“感动湖南”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于山火中逆行、以生命书写人生答卷的新田森林火灾救援英雄集体当选2022“感动湖南”年度致敬人物。

将毕生奉献给国家科研和教学,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钟掘院士;每天一场床前故事会、做留守儿童“点灯人”的“90后”教师麻小娟;无偿献血27年、带动一方同道者行善的李洪华荣获2022年度“感动湖南”十佳人物前三甲。

同获2022年度“感动湖南”十佳人物殊荣的还有:李中平、周伯龙、王育霖、陈强、陈艳霞、谭佳良、周贤兵。周金泉、龚卫民、赵天安、黄利霞、朱细芬李亚东夫妇获评“感动湖南”年度榜样人物。

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凡人善举在冬季里温暖人心。他们之中,有默默无闻的基层奉献者;有献出生命的舍生取义者;有感动乡邻的温暖人心者。他们,是时代的光芒,是湖湘精神文明的标杆。

守正创新,放大乘数效应

任何时代都不缺乏英雄模范,缺的只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传播的声音。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如何创新内容建设和传播方式,不断激发和放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乘数效应,才是应有之义。

“感动湖南”从来不只是一台颁奖典礼,不只是一个栏目、也不只是一次评选,更是融采编报道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形式。20年来,一批批记者深入三湘大地,以纸笔镜头发现挖掘出一段段感人故事、一个个感动人物。

目前,该品牌活动成为湖南挖掘凡人善举、表彰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舆论宣传平台。

修身修心修学问,为公为理为正义。湖南省人民检察院高级检察官陈艳霞,出生农村,在基层锻炼多年,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记者多次跟随报道对象深入一线走访,从群众容易理解、接受的角度去呈现,采用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讲好这位主人公的故事,让读者对人民检察官这一人物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同。陈艳霞坚持15次走访,化解一场场积怨的故事,感动了万千网友。

一间迎风吹的瓦房,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宁乡市老粮仓镇乡村医生周伯龙,其父曾是一名扎根乡村50多年的村医。父亲退休后,周伯龙接过中医世家的“衣钵”,继续坚守在大山演绎医者仁心,迄今已20余年。通过报道,周伯龙的故事被广大读者熟知,更通过“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活动广为传颂。

2021年度“感动湖南”人物、郴州妹子江梦南,自幼双耳失聪的她在父母悉心呵护下,通过读唇语学会讲话,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长为清华大学博士。经过前期与“感动中国”组委会充分沟通,三湘都市报向央视递交江梦南的参选资料,最终江梦南因其乐观向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成功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湖南日报社对这一重大典型进行报、网、端全方位宣传推广,以文字、图片和视频呈现在读者面前,先后刊发报道300多篇次。

给中国注入青春力量的江梦南也迅速成为全国热点,引发广泛共情共鸣: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截至2022年3月9日晚,全网产生近6亿阅读量、2个微博全国热搜。这也是“感动湖南”评选以内容建设和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对典型人物进行宣传的一次尝试,实际效果显著。

坚定自信,担负文化使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总在迎来送往,20年间,每一个早春时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让一位位好人走上台前,既以身扬善,也接受大众的致敬。

聚焦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充分挖掘湖南红色资源“富矿”,抓住青少年学生这个重点群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活动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指导之下,坚定文化自信、塑造文化标识、传承湖湘文化、讲好湖南故事、建好精神家园,以“文”载道、凝心铸魂,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人民公仆郑培民、水稻之父袁隆平、时代楷模黄诗燕……湖南日报社自觉担负“举旗帜、聚民心”的使命任务,深入挖掘湖湘大地人物典型,广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句话出自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郑培民跑遍了全州218个乡镇。

2002年3月,因突发心脏病,郑培民在京逝世,年仅五十九岁。他留下的三件遗物却让无数人为之感动。这三件遗物是一本防腐账本、一本廉政纪录和几十本日记。

时隔近20年,湖南日报社记者再次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火炉坪村回访,老百姓仍然没有忘记他。为了缅怀和纪念郑培民,火炉坪完小更名为“培民学校”。

赤子情怀守初心,忘我精神担使命。正如“感动中国”栏目组给郑培民的颁奖辞: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

“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活动自举办以来,共推出160余名“感动湖南”人物,其中13人(组)当选“感动中国”人物。郑培民、衡阳公安消防官兵群体、袁隆平、黄伯云、黄舸、李丽、沈克泉沈昌健父子、张超、秦玥飞、谢海华、钟扬、江梦南——13个名字,熠熠生辉,力量隽永。他们曾代表湖南,站上了“感动中国”的舞台。

不仅是感动人物,湖南日报自1949年创刊起,就定位于“湖南的日记”,记录湖南时代变迁,聚焦时代涌现的典型人物。湖南日报是很多先进典型人物的第一发现者、第一记录者,第一传播者。如扶贫攻坚的时代典型王新法、为洞庭湖治理保护呕心沥血的“洞庭之子”余元君、把中国的海洋技术做到国际领先的万步炎。只有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才能讲出好故事,才能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进而影响一代代湖南人的价值取向,凝聚亿万人心。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届又一届湖湘脊梁紧跟新时代号角,树道德表率,为建设美好新湖南提供精神动力。

当更多人循着榜样的身影,踏上那条不负韶华、不负家国的前行路,那些远去时的告别,就成了对于明天的承诺——这就是“感动湖南”的意义。

责编:苏亮

一审:张浩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