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人新当选两院院士,其中清华6人,45岁颜宁系最年轻当选者

  新京报   2023-11-23 18:10:31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记者统计发现,多名新当选院士来自高校,其中6位来自清华大学,4位来自北京大学。

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4.7岁

本次增选后,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873人。

在新当选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0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1人,地学部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8人,技术科学部12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4.7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5岁,60岁(含)以下的占90%。院士队伍的学科分布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年龄最大的新当选者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荻,他的研究方向是材料加工与结构材料。据上海交通大学官网显示,他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一直从事金属基及构型化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系统解决了复合设计制备、形变加工、构效关系及构型化调控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主要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探月等重大工程。

年龄最小的新当选院士是45岁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她于1996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2000年获得学士学位后随即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施一公教授。在完成博士后训练之后,颜宁于2007年受聘于母校清华大学,领导独立实验室,是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37岁时,她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最受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

去年年末,颜宁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就在昨天,由她担任创始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宣告成立。颜宁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医学科学院将以探索鼓励源头创新的新机制、引进与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重要使命,坚持健康优先、专注前沿、共建共享、先行先试的原则,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次,5位女性科学家新当选为院士,除了颜宁以外,还包括北京大学教授段慧玲、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金奎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惠。

北京大学官网显示,段慧玲是北大工学院院长,在固体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金奎娟的研究方向是光与凝聚态交叉领域,光与低维氧化物相互作用研究,氧化物人工结构设计及其磁、光、电多场调控物理研究。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是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纳米前沿”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目前她主要从事纳米蛋白冠的分析方法及其化学生物学效应、纳米材料生物体内行为的检测方法与机制、纳米佐剂与递送系统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惠长期从事桥梁安全监测研究,提出桥梁力学物理规律与大数据机器学习融合的学术思想,创建桥梁安全诊断物理机器学习理论。

清华6人当选,居高校之首

新当选的两院院士中,6人来自清华,包括中科院院士段路明、颜宁、时松海、胡事民、李路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吕俊复。

4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讲席教授、凝聚态物理研究部主任丁洪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谭家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上海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有5人当选,包括中科院院士曹晋滨、郭雷、蒋成保、陶智,中国工程院院士焦宗夏。

4人来自北京大学,包括中科院院士段慧玲、张泽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晓军、张强。

同济大学也有4人当选,校长郑庆华教授、副校长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翦知湣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新京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