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智库丨依托数字生态构建,加快非遗产业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23 11:23:35

甘晓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持续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探索与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年来,伴随数字信息技术快速迭代更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也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

湖南是非遗大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3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410项,其中9项更是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非遗传承与创新、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非遗独特魅力,是让非遗“活”下去、“潮”起来、焕发全新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整合数字资源,融入文化大数据体系

近年来,湖南持续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非遗数字资源不断扩充,相关数据库逐步完善。据统计,我省已有超过50种非遗项目完成了数字化记录,非遗数字化平台收录超过10000小时的音视频资料、近400万字的文字档案及12万余张高清图片。但目前我省非遗数字化保护重心仍停留在保存与管理阶段,利用、共享与传播仍相对落后,存在“重存轻取”倾向,应着力加强非遗数字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有效转化。

加强非遗数据资源的采集与整合。应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标准,以数字化技术构建规范、标准、可持续扩展的非遗数据库,实现湖湘非遗资源的数字化永生。

打破项目壁垒,搭建非遗数据服务平台。以项目类别、市州分布为索引,进行湖湘非遗数字资源整合,构建非遗大数据平台。着力解决现有非遗数字资源存在的信息孤立、数据壁垒、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将“非遗数据”融入全省文化大数据,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健全数据分享动力机制,实现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让社会公众、文化创意产业从中受益。

搭建数字平台,拓宽非遗传播路径与体验场域

数字化平台不仅可以使非遗产业在展示、生产等方面取得突破,还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非遗蕴含的精神价值,促进人们对非遗的全面了解。为此,应善用数字平台,让非遗传承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

打造“非遗+数字文化服务”。借助数字空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依托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打造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的非遗数字服务公共平台。比如建造互动性、体验感强的非遗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数字文化场馆。2020年,我省率先建成云上非遗馆,构建了集“云展会+云推介+云消费+云扶贫”为一体的多维立体文化空间。

打造“非遗+生活娱乐体验”。依托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平台开辟灵活、多元、交互的非遗传播渠道,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创作,生动展现非遗保护机构制作的非遗科普、非遗传承人的自由记录与技艺展演、非遗爱好者的模仿体验等,使非遗在数字化场景中以交流共创的方式传承发展。比如湖南湘绣研究所主办湘绣新媒体直播挑战赛,借助数字化平台让更多人接触并关注湘绣“新国货”,将非遗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数智生活”。

依托数字生态,助力非遗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非遗产业是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技术能丰富文化表现手段、增加内容创意深度、大力拓展传播范围,已成为非遗产业“活起来”“火起来”的重要引擎。当前,应以“数字资源+数字平台+数字技术+数字运营”模式构建非遗数字生态,助推非遗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非遗产业数字化升级。通过数字智能技术将非遗产品从传统手工艺制作转化为机器制作,着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搭建“非遗+直播”“非遗+电商”等数字化消费场景,便于消费者感受凝练在非遗传统技艺之中的文化精髓与历史变迁,带动非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据今年6月发布的《2023抖音电商助力非遗发展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该平台上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额同比增长194%,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57%,在平台购买非遗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为上一年的1.62倍,云端销售逐渐成为非遗产品消费的主战场。

推动非遗数字产业化发展。积极推动非遗数字产品设计开发,不断丰富非遗虚拟形态的表现形式,通过艺术创作、文化创意转化形成数字藏品、动漫游戏、影视综艺等形式的数字化产品。建立非遗数字类产品制作生产、市场准入等规范,健全非遗数字产品交易平台监管机制。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教师。本文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西苗绣传承和应用型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女红教学融合创新研究”(HNJG-2020-1179)阶段性成果】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