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遇上海㉒|吕名礼:带领“中国灌溉”走向世界

吕明权 谢国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16 19:48:48

编者按: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湘水余波,大江东去,从湘江到黄浦江,越来越多的湖湘儿女来到上海扎根长三角。他们曾经折断过翅膀,也曾心碎失去过梦想;但他们坚定、奋斗,终于自由飞翔在这个光荣与梦想的城市,成为新时代向上生长的美好力量!

记录美好新时代,唱响湖湘好声音。在湖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指导下,湖南日报社新湖南湘沪频道特推出“湘遇上海”大型融媒体专题报道,报道从“创业”“品牌”“人文”“交流”四个维度,聚焦华东地区的湘籍人士及湘籍企业,倾听他们的声音,记录他们的奋斗,分享他们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的美好故事。

海阔天空,湘遇美好。期待您的参与、分享和支持(联系电话18684966868,微信同号;或792115568@qq.com)。

【湘遇人物】吕名礼,男,汉族,1975年4月生,中共党员,湖南永州人,先后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党代表、湖南永州市人大代表,中国灌溉4.0模式和可控农业模式开创者。现任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永州可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全国水肥一体化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农业装备国际(产能)合作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可控农业专委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等。

20余年来,吕名礼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上海市科委/农委等科技项目2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7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荣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工匠、建国七十年全国农业节水科技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首批中国蔬菜产业杰出人物、中国灌排行业优秀青年企业家(业界唯一三次蝉联),并受聘为中国农业大学MBA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三峡大学智慧灌溉科研团队首席科学家、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设施农业大师工作室”首席大师等。

湖南日报记者   张德会

特约主笔   吕明权  谢国强

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艺男,在大学时就拿下文学比赛桂冠,收获甜蜜爱情,到现在依然痴心不改,行咏天下,把诗歌写在中国大地上。

他更是一名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出身农村、就读农大、研究农业”,几十年专注于农业科技,实现了中国农业灌溉技术从异军突起到遥遥领先的突破。

短短人生四十余载,他从湖南南部大山深处的一户普通农家的山娃子,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和拼搏,华丽变身为引领中国灌溉产业发展的“霸道总裁”。他的努力,正在逐步改变中华五千年来农民不可控的“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让农民实现了“不离故土造血式的脱贫致富”,让大山变得更青,让河水变得更绿,让天空变得更蓝;他的奋斗,已经强势突破并超越了西方国家在“智慧灌溉”领域设置的技术壁垒,让“智慧灌溉”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扬名海内外,昂首阔步地走向了全世界。

吕名礼接受湖南日报全媒体专访

他,就是在我国“智慧灌溉”领域专家学者型企业家——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名礼先生。近日,记者走进华维农业,谈及这几十年的坚持坚守风雨兼程,吕总依然是不改本色不忘初心:“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梦想,在贫瘠中孕育

上海金山,向西南行一千多公里,有一个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文化名城——湖南永州。这里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雅称“潇湘”,地势三面环山、地貌复杂多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影响重大。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个孩子“哇、哇”的大声啼哭着,在这里懵懵懂懂的来到了这个世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被取名叫“吕名礼”的湘南农村的弱小生命,若干年后将会爆发出巨大而惊人的能量,推动我国家乃至世界灌溉产业格局的改变。

和当时村里所有的孩子一样,还是在玩泥巴、捉泥鳅、满山到处乱跑的小小年纪,吕名礼就早早跟随父母,起早贪黑开始了干农活。那个时候,稚气未脱的吕名礼,把裤腿一挽,衣袖一卷,鞋子一脱,赤脚跳到田地里,跟着父母一起,插秧、引水、施肥......那架势看上去,就像是农田里的一把“老手”,有板有眼、不亦乐乎。每年秋后,家里粮食收割完毕,喜获丰收的时候,看着父母满足而惬意的笑脸,看着粮仓里满满的粮食,他也会格外开心,蹦蹦跳跳,喜不自胜地咧开嘴,哈哈大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

然而,生活并不都是风调雨顺,经常要么是旱灾、要么是洪灾。在吕名礼的记忆深处,每年抢收抢种的“双抢”时节,老家经常干旱,导致农田歉收。每当这时,他就不得不跟着焦急的父母,争分夺秒地去守灌溉用水。

守“灌溉用水”,农村里称之为“守排水”,这是我国农业社会几千年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当时,吕名礼家所在的村子是丘陵山区,不少水稻田在缓山坡上,一遇旱灾,村民就得日夜轮流排队引水灌溉农田。吕名礼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睡在田头的土砖房里“守排水”,而且常常凌晨两三点才轮排到,那时候没有闹钟,但他居然会到点就自动醒来,睡眼惺忪的一骨碌爬起来去田里引水,第二天坚持正常的上学。

然而,即使是拼了命的努力,有些旱涝不均的年份里,家里的收成总是受到极大的影响。每当这个时候,看着父母“一年白干”的满脸愁容,他心里总不是滋味。尤其听到父亲“咱当农民的靠天吃饭,老天爷不赏脸,咱们能怎么办”的哀叹后,他心里也非常难过,不禁昂起头来,仿佛若有所思一般,凝望着天空……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一转眼,吕名礼高中毕业了,作为农民的儿子,承载着吕家几代人的希冀,他斟酌思考再三,报考了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成为了本科94级水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一名高校学生。

成长,在探索中前行

1994年的那个秋季,吕名礼这个大山里的穷孩子,扛着一个大帆布袋,挤上了北上的K5次绿皮列车。车厢里塞满了人,仿佛就是沙丁鱼罐头。整整27个小时,他一路没吃没喝没上厕所,一直硬撑着,站着来到了北京城。

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远行,也是他人生重要的起点。让人没想到的是,刚刚进入大学,吕名礼便干了一件让全校师生轰动的事情。原来,学校有个叫“挚友社”的学生文学社团,每年坚持面向入学新生开展“九月风”征文活动,在一等奖已经空缺两年的情况下,吕名礼饱含深情撰写的《初航》一文,一举摘得桂冠。

(当年的挚友文学社合影)

一文成名,刚刚大一的吕名礼就成了农大的小名人。很多人都羡慕他的满腹才华和动人文笔,但吕名礼知道,这些更多来源于他作为农民子弟,刻入到了骨子里的那份对脚下这片热土的深深眷念。

大学的日子里,学习充实并快乐着。1995年的那个深秋的某一天,已经是挚友社文学部部长的吕名礼,遇见了刚刚加入社团的学妹吴竹。阅读着学妹吴竹递交的文学稿件,看着上面娟秀的笔迹,吕名礼满脑子都是学妹吴竹率真的笑容。他突然发现,自己开始爱上了这个学妹。

(吕名礼吴竹大学期间留影)

志同道合让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靠近。他们和文学社挚友们一起熬夜、一起审稿排版、一起抄板报,一起分享诗歌、一起努力拉赞助、一起探讨社团发展……那段日子里,两人经常促膝长谈,谈学习、谈理想、谈生活,心灵逐渐走在了一起。两人后来成为了生活上的家人,事业上的战友,也成为了农大校友交口传颂的“神雕侠侣”。

就读大学的日子里,吕名礼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格局也越来越高。他积极参与文学社的学习采访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他参加了在农大图书馆举办的国际农业机械学术研讨会,采访了大名鼎鼎九十岁高龄的孙毅将军,创办了《挚友文苑》刊物……

作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而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吕名礼,内心涌动着的滚烫的报效国家、匡世济民的情怀,总会促使他去思考产业发展和家国命运。

作为农大的学生,吕名礼对世界农业的动态信息非常关注。在一次学习中,他了解到了以色列的农业概况:以色列国土面积只有1.49万平方公里,而且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年均降水量仅有200毫米,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耕地面积只有41万公顷。但以色列却在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仅仅用了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农业,藉由滴灌技术,在世界上创造了沙漠农业的“神话”。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现有人数2-3倍的人口。

惊愕之余,吕名礼心里再也无法平静。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半夜睡眼惺忪的爬起来去“守排水”,想起了村里头父老乡亲“靠天吃饭,还能怎么办”的哀叹,想起了粮食歉收后父母的满脸愁容……他深刻地意识到,靠天吃饭、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极度低下,已经使我国农业发展和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一定要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宿命,搞好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农业。”作为农民的儿子,作为农大的学生,吕名礼暗暗下定决心。

执着,在追梦中破冰

1998年7月,从中国农大毕业后,吕名礼来到了上海发展。

吕名礼的第一次求职,是在一家台资企业。然而,不诚信的老板掏空公司后跑路了,导致他“被失业”,这让他很是沮丧,内心很受伤。随后,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他又应聘到了一家杂志社,风风光光的当起了总编。一年后,他和已经分配在了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作的女友吴竹,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有情人终成眷属。

职场的风光得意,家庭的幸福美满,让渐趋人生佳境的吕名礼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然而,无数个夜晚,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却又莫名其妙的怅然若失,内心感到一阵阵空荡。还是已经借调到共青团上海市委挂职了的夫人吴竹懂得他的心意:“是不是还惦记着你的农水专业?创业的道路会很辛苦的,但只要你想做,不管怎样,我都会在你身边。”

夫人的一席话,坚定了吕名礼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他想到以色列那样自然条件极其匮乏的国家,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世界最小的超级大国;想到了母校“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想到了半夜爬起来,头顶满天星斗,在一片蛙鸣声中“守排水”的儿时自己……

理想主义者,总是会被理想主义的神圣与崇高所感召、所鼓舞、所激励。在无数个夜晚“取与舍”的犹豫思考后,2001年的那个春节,吕名礼和夫人吴竹商量,决心放弃舒适的总编岗位和优厚待遇,在并不明朗的前景中,去追寻和实现自己当年立志改变三农的初心梦想。

2001年3月26日,一个“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没有资历”,却又在日后成为了中国“智慧灌溉”行业先驱的上海华维节水灌溉有限公司,就这样在浦东新区的金光小区两居室里宣告成立了。

(华维创立之初就定下了“让天下种植者轻松赚大钱”的朴素使命;吕名礼亲手设计出公司LOGO,寓意“在一滴智慧之水的滋养下,两片富有张力的幼苗破土而出,蓝色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

创业之初,吕名礼定下了“先活下来”的发展战略。考虑到农业灌溉市场的不成熟,吕名礼决定一边培育市场,一边从园林灌溉入手营业,他们承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城市绿地的自动灌溉系统和喷泉水景等项目。

雄心勃勃的吕名礼,在自有的资金支持下,开始构筑“智慧灌溉”的宏伟蓝图。2004年,华维这家成立仅有三年的公司,就将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肯尼亚、布基纳法索等地,并落地发展壮大。时间到了2006年,华维完成了业务的减法,果断砍掉了利润超高的“园林灌溉、喷泉水景、人工造雾、工矿防尘”等多元业务,反而聚焦到了最冷门、新启动的“农业灌溉”领域。10多年后,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出后,吕名礼欣喜地发现,他的“智慧灌溉”谋划,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路线居然高度吻合。而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华维科技更是一举拿下了世界最大单体的埃及可控农业项目,开创了中国智慧灌溉装备系统性走向“一带一路”的先河,将埃及45,000亩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丰饶的菜篮子。埃及总统塞西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亲自出席了开园仪式。类似的还有坦桑尼亚玫瑰谷等标志性项目,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华维智慧灌溉走向“一带一路”)

时至今日,华维科技也已经成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水利官员高级研修班的实地教学基地,先后接待了几十批(次)、近万名国外农业水利官员和数十个国家权威媒体记者的参观访问。为此,上海市外事办还专门给公司颁发了奖牌,用以勉励公司在外事工作中做出的贡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高级研修班)

(第二届进博会期间49个国家50名国家级媒体记者到访华维)

希冀,在感召中远航

作为中国农大高材生,创业中的吕名礼、吴竹夫妇,以“让天下种植者轻松赚大钱”为使命,积极瞄准“智慧灌溉和可控农业”的前沿技术,带领华维团队全力搞好科研开发。

(华维上海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

在全球的灌溉领域中,最核心的一个技术是压力补偿技术。这个技术是多学科的一种融合,牵涉到流体力学、高分子材料、模具设计制造、特殊生产工艺、成品封装等,被称之为“全球灌溉行业的‘芯片’技术”。

(华维湖南永州·东安谷生产车间)

“外国人有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要有”。这项技术虽然在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已经成熟,但在中国还是空白。华维科技投入巨资,2014年立项,历时三年研发成功,一举打破了洋品牌四十几年“卡脖子”的压力补偿技术,而且在性能上超越了以色列竞品。

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让华维科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为国内外的客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还是在十几年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有个十八洞村。这里有着优良的猕猴桃品种,省、自治州各级十分重视,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当地的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猕猴桃种植产业。这个难题交给了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猕猴桃种植的首席科学家钟彩虹教授,就在全国寻找水肥一体化伙伴,最后找到了吕名礼,把华维智慧灌溉系统导入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村民们兴高采烈的发展起了猕猴桃产业,夯实了“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基础。

(华维智慧灌溉系统)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说实话、做实业的华维,不仅是大北农、新希望、褚橙等标杆企业的选择,还广受4000多家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认可。一组数据显示:华维滴灌每年让约120万亩农田受益,为种植者节本增效约12亿元,节省约1500万公斤化肥,约3.24亿立方米水,间接节省约4140度电,减少约40872吨二氧化碳排放。

成长中的华维科技,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这些年,身兼多所大学教授的吕名礼,坚持给许多大学的学生讲授《灌溉,不止于灌溉》的品牌课,一句暗含作物生长逻辑和智慧农业要义的“绕口令”:“根是苗的嘴,水是肥的腿,华维智慧灌溉,就是让肥长上腿、找到苗的嘴。”朗朗上口、形象生动,给学生们和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吕名礼在中国农业大学为学生授课)

华维科技还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了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中国第一家灌溉博物馆,成为了教育部的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华维科技中小学生科普活动)

最让吕名礼骄傲的是,华维科技创立并持续出资举办的“华维杯全国农水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大赛”已纳入国家级奖励序列。华维科技还首创了中国灌溉创客英雄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全国灌溉行业当中知名的院士、天南地北的农林水利院校的院长,都纷纷点赞和支持。

(布施灌溉之道、成就灌溉创客、泽被天下农人。华维二十余年灌溉实战积淀倾囊输出,开设中国灌溉创客英雄汇,推广智慧灌溉技术、培养灌溉人才、培育行业,至今已培训人员500余人次)

维科技还多次获得CCTV、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赞誉,被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授予“世界现代设施农业中国方案的缔造者”。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灌溉泰斗茆智在2017年考察完华维后激动的说:“中国农业考察团以后不要动不动就去以色列了,就来华维看!”

这些年来,华维科技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次主持参与国家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卡脖子”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多类产品经部级鉴定为国际先进。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灌排工业成就奖、建国七十周年全国农业节水科技突出贡献奖等殊荣,发展成为股份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标准制定单位、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先后获得了中农基金、红塔创投、中信证券等顶级机构的战略投资。

华地上万物,维至善初心;汇天下甘泉,丰家国仓廪。二十多年来,华维坚持以兴农为己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创为导航、以实业为支撑,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智慧灌溉品牌和可控农业品牌。

责编:宁静

一审:宁静

二审:姚帅

三审:张德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