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 | 着力推进生态环境跨界协同治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13 10:11:43

刘智勇 贾先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践证明,分割的、碎片化的、以行政区域为界限的治理模式已无法应对跨界性、外溢性强的环境污染问题,亟待推动跨界一体化协同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实现生态环境跨界联动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实现生态环境跨界协同治理,各行政区应大力加强党建合作。如建立“毗邻党建”“枢纽党建”“边界党建”等党建联盟,推进党建铸魂,统一思想,打破生态环境治理党建壁垒,探索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新思路,凸显党建引领力。一是通过党建联盟,整合各行政区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力量,按照标准统一、口径一致汇集区域生态环境信息,及时公开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打消公众疑虑,回应群众关切问题,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跨界治理决策能力的提高。二是通过党建联盟引领,将党建嵌入到跨界联合调度、跨界联合执法、跨界联合巡查与监测之中,协同应对跨界生态治理难题。三是通过党建联盟搭建组织协调、交流和技术等联动平台,以联合党建为纽带,各行政区加强统筹力度、充分商讨、共同决策、技术共享,探究生态环境跨域治理应对方案,推动有序合作,增强协调能力,提高跨域治理效能。

推进数字赋能,实现生态环境跨界智慧治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数字化、智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为生态环境跨界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和新举措。一是数字赋能环境监测,构建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智慧监测预警系统。将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工作,动态监测与预测生态环境的变化。变人工监测为精密仪器监测,变“人工跑”为“数据跑”,从而实现传统监测不断向智慧监测迈进。二是数字赋能平台建设,搭建生态环境治理智慧决策生态大脑平台。生态大脑以“让数据有生命、生命有智慧、智慧助决策”为核心理念,破除“数据孤岛”,通过数据联动,智能分析,实现AI智能决策、精准治污。三是数字赋能执法监管,打造综合立体执法监管系统。充分运用科技执法手段,将监管数据实时传送监管平台,实现数据联通共享共建,实现全领域、全天候综合立体执法监管,多维度精准溯源,让执法更有“准度”“力度”与“效度”。

加强机制建设,实现生态环境跨界无缝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这个目标,要推进生态环境全过程、全员、全天候和全方位治理机制建设,实现无缝治理目标。一是构筑跨界生态环境全过程治理机制。实现从事后治理到全过程治理转变,推动各个行政区围绕生态环境事前预防预警、事中响应和事后修复反馈等全过程,开展协同合作治理。二是建立跨界生态环境全员治理机制。实现从政府治理到全员治理的转变,包括三个方面:各个行政区横向无缝对接、纵向协同合作;各个部门之间协同联动,实现无障碍整体性治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实现大融合,推进协同共治;大力推动第三方治理机制。三是打造跨界生态环境全天候治理机制。实现治理主体全天候服务,加强对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监管、治理和修复。四是创设跨界生态环境全方位治理机制。实现从单项到多维治理的转变,推动常态化治理,将生态环境治理寓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中,融入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推进制度执行,实现生态环境跨界高效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强化跨界生态环境制度执行,方能实现生态环境跨界高效治理。一是强化生态环境跨界联席会议决策制度执行。打破条块分割的决策模式,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组织、第三部门以及环境技术部门等多主体参与的跨界联席会议决策制度,构筑和谐边界。严格按照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办事,妥善处理边界地区的矛盾和纠纷,防止跨界生态环境保护的“囚徒困境”。二是强化生态环境跨界联合执法监管制度执行。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跨界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做到用一套标准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用“一张网”统一生态环境科学监测和评估,用“一把尺”统一生态环境有效执法与监管。三是强化生态环境跨界生态补偿制度执行。明确区域之间生态关系、生态权责,定量生态贡献作为生态补偿的依据和标准,实现生态同责,体现“谁获利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形成常态化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

【作者分别系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跨域协同治理:生发逻辑、现实审视与机制构建”(项目编号:18YBX012)阶段性成果】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