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化到成都:非遗的传承,学院的使命 ——怀化学院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2023-11-02 17:40:25

非遗盛宴:民族文化的璀璨集结

10月1 2 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成都非遗博览园迎来了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盛大启幕。 本届非遗节以“共享履约实践 深化文明互鉴”为主题,设置五洲非遗、神州非遗、巴蜀非遗、云上非遗四大板块,包含30多项特色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来自全球47个国家(地区)的900多个非遗项目和中外嘉宾数千人共同参加,展示国际非遗保护成果,共享中国履约实践经验。这次节会 是文化的盛宴,更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它代表着对古老传统的尊重和现代创新的追求 古老的非遗艺术与现代设计相互碰撞,展现出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恒久。 湖南省共有12个非遗项目参展,怀化学院做为湖南省唯一一所非遗研培高校应邀参加此次盛会。

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董正宇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向蓉蓉、三级调研员刘彬莅临怀化学院非遗展区。

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董正宇指导非遗研培展览

怀化学院非遗展在此次活动中备受瞩目。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董正宇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向蓉蓉、三级调研员刘 莅临怀化学院非遗展区,参观并高度肯定怀化学院非遗研培成果。 怀化学院科技与地方服务处处长欧阳跃军,国际交流处处长补爱华,高新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伍秀珍,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主任肖慧芬,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南方山地民族织绣技艺培训项目负责人姚禹伯陪同参观。

湖南省文化与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向蓉蓉参观怀化学院非遗展厅

非遗传承:怀化学院的深厚积淀

怀化学院,一个位于湘西南腹地的高等学府,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民族文化守护者。学校始终坚持“民族性、区域性、高水平”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深挖区域民族文化宝藏,连接古老传统与现代创新。怀化学院做为国家非遗研培高校,共承办了14期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培训学员共计958人次。涵盖侗锦织造技艺、花瑶挑花技艺、民间雕刻、侗戏等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学校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更是希望通过培训与教学,帮助乡村振兴,为民族大学的目标持续迈进。

强化技艺传承,让技艺归乡,助力乡村振兴。研培项目密切结合我校“民族性、区域性、高水平”办学定位,置身国家“文化振兴”战略和我省大湘西“文旅融合”背景,立足产业、行业、企业需求,科学凝练学科专业布局,扎根“民族民间工艺文化挖掘、非遗创新、产业服务”展开育人实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展览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潮流街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怀化学院团队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验展——潮流街区”中,展示了他们的非遗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传统工艺和技术的创新与挖掘。特别是,学院依托的“南方山地民族织绣技艺培训 研修班”,助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的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 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南方山地民族织绣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传承人以及培训学员人群强基础、增学养。守正创新,提升传承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传承人文化设计创新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加强各民族间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的交流互动、互相增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并从传承创新、消费理念、文化推广等角度出发,将侗锦技艺、花瑶挑花、苗族挑花、侗绣、苗绣等传统技艺与生活接轨、与现代设计融合。 此次展览的作品和商品是怀化学院南方山地民族织绣技艺培训班和研培班两期学员作品和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共创“山川民物”品牌的商品,共计37款产品,产品得到国内外友人、参观者、消费者的青睐。

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董正宇与织绣技艺非遗传承人交流

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董正宇与非遗节游客互动

织绣技艺传承人粟利浓指导游客体验非遗技艺

织绣技艺传承人杨尖妹指导游客体验非遗技艺

校长董正宇在观摩展区时指出:怀化学院将借此契机,将本地的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传承与发扬,探索非遗文化的深度与广度,让非遗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我们的师生要具有充分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更要具有传播的力量和品牌的意识,做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非遗文创产品。

怀化学院非遗项目在成都非遗节被新媒体及国际友人关注

山川民物:品牌的崛起与传承

为了更好开展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与创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湖南范本”。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师生自觉责任担当意识,秉承强基础、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的研培精神,围绕“十四五”非遗保护重点工作,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期望通过研培促进本区域非遗人才就业、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 培育的“山川民物”品牌,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当代非遗青年探索实践、非遗设计文创产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了怀化学院对非遗创新赋能的努力。开发的文创产品包括箱包、饰品、丝巾类及服饰类。 

“山川民物”团队在非遗节向游客推介怀化学院非遗研发产品

 “山川民物”的创建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品牌的崛起,它更是一个文化责任的体现。在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许多传统艺术与工艺面临着遗失的风险。然而,怀化学院通过品牌意识,让民族非遗产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融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山川民物”团队获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师生共创文创品牌,提升学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充分融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从而加深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这种经历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创业和职业生涯积累宝贵的资源和人脉。学生通过这些与时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创产品,非遗文化得以更为广泛的传播和传承。这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找到了一条和谐共生的道路。

前景展望:怀院的光明与未来

面对如此伟大的非遗文化遗产和传承责任,怀化学院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与毅力。非遗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它更是未来的潜力与希望。因此,学校持续加强研究与教学,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承这些宝贵的技艺,更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非遗人才。通过非遗研培实践,学院希望为传统文化产业打造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动力与支持。

怀化学院深知,只有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创新潜力,才能确保它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繁荣。怀化学院坚信,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交融中,我们找到了非遗文化未来的方向。因此,学院将继续秉持“研非遗之技艺,探创新之文化”的理念,不断地求索,确保怀化学院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为实现民族大学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通讯员:张雨晨、杨稀宁

摄影:非遗节宣传工作部、卢瑞德、张雨晨

海报设计:肖艺、李丹丹、李子涵

责编:傅景阳

一审:傅景阳

二审:喻亮

三审:瞿建波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