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曾利华:“杜鹃红”也是“中国红”——读《杜鹃红:乡村振兴中一百个红军后代的故事》

  湖南文联   2023-10-24 14:58:01

文丨曾利华

三年前的深秋,湖南80后作家尹红芳满怀深情地踏上了红都瑞金那片热土。在随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她走遍瑞金17个乡镇,每天持续六七个小时,采访上百名红军后代,并在两年的时间内,对采访内容进行整理、修订,最终向读者奉献了近27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杜鹃红:乡村振兴中一百个红军后代的故事》。作为尹红芳同乡,笔者有幸成为该书第一批读者。

讲好中国故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尹红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20年底,尹红芳被中国作家协会授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时代要求,将独到的目光,投向乡村振兴春风吹拂下的江西瑞金,深入挖掘百名红军后代秉承先烈遗志在新农村建设中奋力前行的感人事迹,并藉此对代代相传的红军精神特质和人生价值取向进行大力弘扬,体现了一名报告文学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担当。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书写着初心使命,尤其是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瑞金,当年仅有24万人,却有近5万人参加红军,比例接近48%,甚至形成了“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的特有现象。当时代的巨轮推进到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些平凡的革命先烈后代,是躺在先辈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还是传承先辈们那种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精神,不遗余力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在《村鹃红》一书中,作者用朴实的笔调,展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真实案例,给了读者最真实的答案:冒着酷暑严寒一遍遍拍摄宣传武阳农产品和旅游资源的武阳镇党委书记曾康华;历经多次大手术险些丧命却依然带着叶坪乡新农村建设取得累累硕果的朱胜江;流转土地发展农业种植,帮助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打工愿望的华东林;带领村民种植蔬菜,让村民走上幸福路的刘东辉;下海经商走上致富路反哺家乡的刘永生……他们无一不是革命先烈的后代,虽然经受过苦难和贫穷,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不甘平庸,是艰苦奋斗,是胸怀大局,是勇于担当。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在党的好政策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了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国内第一本系统讲述红军后代故事的报告文学,《杜鹃红》虽然没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但依然有着恢宏的表现视野。作者也善于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瑞金为什么能成为“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这些红军后代在乡村振兴中表现出了哪些精神特质?在完成一线采访后,作者系统地将该书分为“香樟树”“小马灯”“红军渡”“油菜花”“红五星”“黄米酒”“映山红”“红枫树”“报春花”九个章节。读者可以看到,每个章节的标题,既体现了独有的地域特色,又蕴含着深层次的寓意。九个章节看似没有关联,每一篇文章似乎只讲一个故事,实则浑然一体,形散神不散,浓郁的革命气息和顽强拼搏的向上精神,弥漫在每一篇文章中,并成为全书的主线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构思的独到之处与驾驭长篇报告文学的能力。

作者在采访一百个红军后代的感人故事时,始终没有忘记去挖掘他们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在每一篇文章中,作者既浓墨重彩写好写活了百名红军后代在时代发展大潮中的精气神,又通过他们的深情回忆,不吝笔墨展示了先辈们“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的革命情怀,巧妙地向读者呈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新时代,几代人一脉相承的“群英谱”,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链接,从而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譬如,写尽管生活拮据但仍然乐观的邓世铭,也就写了其父——瑞金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的邓希平;写努力奋斗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李理,也就写了其父——“飞夺泸定桥”勇士之一的李友林;写乐观面对生活的顾蓉生,也就写了其父——周恩来和邓颖超的警卫员顾玉平;写老年失子的华割禾、做电商的华寿东,也就写了黄沙村华屋“十七棵松”(代表着牺牲的十七名红军战士)的华钦仑、华崇沂。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我想,如果问作者采访的这一百个红军后代:信仰的颜色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们:“中国红”。因为,在瑞金这片红色土地上,瑞金人向世人展示的是一部红色基因的赓续史,革命先烈们最珍贵的品质得到了后辈的传承。广大红军后代,他们不曾忘记历史,不曾让头上顶着光环的先辈们蒙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他们的所作所为,让革命先烈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号召。

“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英雄儿女血染成,火映红星星更亮……”《映山红》这首革命歌曲,早已深深扎根在瑞金人民心中。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具有吉祥繁荣的寓意,也是红色的革命象征。每年的四五月,在江西革命老区,大片大片的杜鹃花热烈盛开,漫山遍野成了红色的海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丁晓原先生在评论《杜鹃红》一书时曾指出:“杜鹃红”映照出史与诗相生相成的非虚构之美。我相信,广大读者在读完《杜鹃红》后,一定能深切地感受到:“杜鹃红”,其实也是“中国红”。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