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让“伪科普,真广告”一边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0-20 22:05:40

张淳艺

当下,在一些社交平台以及搜索引擎平台上,科普内容经常被用来给一些医疗机构广告导流。在同一页面上,医师的健康科普内容下面,经常会出现包含功效的医疗广告,诱导人们在阅读科普文章时点开。一些医疗广告“傍上”科普文章,搭便车兜售诊疗服务,让人防不胜防。

医疗广告热衷于打科普幌子,就是利用科普文章的权威光环,让患者对于广告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殊不知,看似权威公正的科普文章之下,很可能是医疗广告陷阱,推介的医疗机构未必靠谱。此前,就有痤疮患者在网上浏览一篇皮肤健康科普文章时,通过文章下方的广告链接,找到号称能根治痤疮的北京某民营医疗机构。然而,在该医疗机构花费了1万多元,治疗5个月后,完全不见效果。

严格地说,科普就是科普,广告就是广告,二者分属不同的“轨道”,不能混为一谈。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申请医疗广告审查。于是乎,一些医疗广告就将自己伪装成科普文章,借此逃避广告审查,钻监管的空子。同时,科普文章大多数具有原创性,受《著作权法》保护,医疗机构未经作者授权公开发表,也侵犯了作者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益。

医疗广告打着科普幌子,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侵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患者不能进行辨别,不仅会延误病情,还会造成健康和财产方面的损失。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畅通举报渠道,严格依法处罚,坚决对医疗广告捆绑科普内容的行为说“不”。

去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增加权威健康科普知识供给,扩大健康科普知识的传播覆盖面,为人民群众准确查询和获取健康科普知识提供便利。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健康科普传播活动,扩大优质健康科普知识的来源和传播范围,在法治的范围内,让“伪科普,真广告”没有市场、一边去。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