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创新组|王宪伟:学科交叉创造理想性小型血管

    2023-09-11 09:02:41

【关键词】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学科交叉

【创意项目】 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及可降解材料,制备一种可调控、可降解再生、仿生型小直径人工血管。

【创业者速写】 王宪伟,留学新加坡纳米生物和生物工程研究所(IBN)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所从事生物工程研究。从事血管性疾病治临床治疗近30年,开展了大量的血管外科新技术医疗项目,填补了省内十多项技术空白。

【创业金句】 让学科交叉碰撞,将想法变成现实。


“跨界”解决医学痛点

王宪伟在湘雅医院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有30年,用手术刀救助了很多生命垂危的病人。

而能驱使王宪伟大胆跨界创新的力量,这源于他根深已久的遗憾。

在长年累月的临床工作中,他发现专业领域的一些痛点,既关系病人的生死一线,也关系术后的生活质量。可大量的工作与压力让他的很多想法仅仅只是想法,没时间解决反而成了他心中的遗憾。

如血管移植用的人工血管。目前使用的主要由高分子材料构成,包括聚酯涤纶、膨体聚四氟乙烯、聚氨酯等,因制备简单、植入时满足血管组织力学与机械需求,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另外一方面,这些材料不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较差,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内膜增生和慢性炎症,限制了其在小直径人工血管(<6mm)领域的应用。因此,医院迫切需要一种小直径血管移植物来优化。

为了不再留下遗憾,王宪伟想在医疗材料这方面大胆“跨界”创新。

学科交叉 找到破解之道

怎么解决?王宪伟苦寻万全之策,直到遇见同为新加坡留学归来的青年引进人才王祖勇。王祖勇主要研究聚焦生物材料微纳制造,擅长实现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生物医用功能。

当外科医生遇上生物材料专家,两个专业就此交叉,将想法变成现实。

经过近3年的钻研,团队制备出了一种可调控、可降解再生、仿生型小直径人工血管。该血管仿照人体血管的解剖,具有三层不同极性的结构,具有抗凝抗炎、可降解的特性,解决了目前人工血管不能制备6mm以下直径小血管的问题。

目前,新型小血管在体外和动物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期待更多理想照进现实

王宪伟初尝甜头,脑中又冒出很多想法:如何广泛推广临床应用,如何量化生产,如何进行临床试验……

“学科交叉产生的推动力量,能创造出很多不可能。”王宪伟认为,能和社会科学、经济学等学科带头人进行交叉,也是一条好的问题解决路径。“当专业的人做起专业的事时,能更好将理想照进现实,造福广大患者。”(黎祉君)

责编:曹婕妤

一审:潘文秀

二审:詹娉俏

三审:熊佳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