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城市喧嚣,一切安静得刚刚好——寻访岭南理学第一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3-10-16 17:30:25

村落,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炎黄子孙的家园故土以及精神归宿。

伴随着上下五千年漫长时光的沉淀,一些村庄消失在了时光的长河之中,也有一些村落经受住了时光的考验,至今依旧留存,散落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之上,等待着后人的探寻与发现。

而在广东省云浮市腰古镇就深藏着这样一处“古村落”,它便是“岭南理学第一村”——水东村。

文 | 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京明

水东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的村庄,村民都姓程,始祖是开辟了“程朱理学”的北宋理学家“二程夫子”之一的程颢,程氏一族最早居于安徽,后迁于河南,至程颢嫡孙时,为避战乱又从河南迁至岭南,至今已传至23代。

这里的程氏后人们秉承始祖的家训,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乡。600多年来,村民生活古朴、民风和谐,历代曾出现多位文、武举人。

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浓郁的文化氛围,水东古村都充分展现出了程氏家族鲜明的理学特色,正因为如此,水东古村获得了“岭南理学第一村”的称谓。

虽然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之中,水东古村内的建筑早已遍布斑驳,但每座民居宅院依旧稳固,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古村的沧海桑田。

那高出屋脊的镬耳山墙,即便历经无数个四季更迭,却依然翘首长空、昂首云天,展示着其无尽的威严。

而在那斑驳之后所深藏着的,则是属于水东古村的无尽底蕴所在。

国庆期间,躲开热门景点的人头攒动,我在这里寻找到一方宁静。

穿过水东村高大的牌坊,进入古村之后,世界瞬间安静下来,让我感受到恬静淡然。就好似那繁华喧嚣的世界被瞬间隔离在外,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般,令人沉醉。

沿着那古老的步道缓缓前行,穿过外围新建的房屋,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民居古建便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村内的一大亮点——程氏大宗祠。

程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悠久历史。

而在宗祠的大门两旁还留有一副古老的对联,虽然岁月在其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可上面所书写的字体却依稀可见——“理学文章留万古,光风霁月祝千秋”。

整座祠堂为青砖瓦木结构,坐北朝南,马头型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红砂岩石脚;祠前砌三级台阶,两侧设抱鼓石。

除此之外,宗祠的木雕、石雕技艺也是一大亮点,梁架上雕精致的缠枝花卉,让人为古人高超的技艺赞叹不已。

在祠堂天井的右侧还有着一株根深叶茂,绿意盎然的罗汉松傲然挺立。

要知道这棵罗汉松从栽种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如今也已成为了程氏宗祠内的“镇祠之宝”。

从祠堂之中走出,漫步于古村的长街小巷之中,感受着岁月在此留下的厚重气息,不知不觉间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似乎透过那悠长的时光长河窥得了水东古村过往的繁华喧嚣一般。

而除了程氏宗祠之外,古村内还保存有曾经的“钱庄”以及明清时期的各种古老建筑共计588座,堪称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水东村有明朝所建庙宇一间,明朝所建祖祠三座,民居一百六十三间;清代建筑祖祠六座,民居四百二十一间,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年古村”。

村中的明清古建筑群走向顺应自然,以村的中间巷为轴线,将整个村的民居建筑分为东、西两部分,一边是坐东朝西,另一边坐西向东。

民居建筑为砖木结构瓦房,前檐多为重檐,面阔三间,进深一进或二进。

屋面为小青瓦覆顶,部分房屋尚存有风火垛头。房屋梁架均为穿斗式构架,采用“一座三间”的形式建造,带有天井和两侧厢房,砖石结构非常考究。

大部分民居除了外墙和瓦檐的木结构有精美雕刻外,砖墙和屋内建筑摆设同样别具特色。

“青砖黛瓦,镬耳山墙。雕梁花窗,流檐翘角”,既有岭南风情,又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特色。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无数的人和事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在那些不被世人所关注的角落之中,或许便深藏着一些在大浪淘沙之下遗留下来的古迹,向你展示着一个时代的过往,水东村便是这样一处存在。

责编:伍霞

一审:伍霞

二审:曾益

三审:刘建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