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法”“景”相融打造“乡村振兴 法治文化带”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0-07 15:07:04

近三年来,慈利县“八五”普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辟了建设乡村振兴法治文化新战场,法治文化振兴成为慈利县的一大特色。

在村(社区)空坪,法治文化广场(长廊)星罗棋布;在美丽屋场,法治文化产品比比皆是;在高速公路沿线,法治要素深度注入,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带、宪法宣传带、民法典宣传带、农村法律法规宣传带。

一系列法治文化组合,带动了村风、民风、社风大转变,带动了村社治理结构大优化,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新模式成为了主流。

“三年行动”成就法治文化小广场

抓组织,统筹协调定目标。 根据省司法厅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慈利县将 社区 法治文化小广场 (长廊) 建设列入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 重要事项和民心工程 ,出台了《关于建设慈利县“村社区法治文化小广场(长廊)”的通知》(慈法办〔2020〕5号),实施村社区法治文化小广场(长廊)三年行动,对建设主体、标准、基本步骤、基本要求作了全面安排。县直各单位、各乡镇积极响应, 根据“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原则,齐抓共管,共同行动,第一年建成 20%,第二年建成50%,第三年建成100%。

抓重点,以点带面促发展 2020年为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慈利县优先贫困村法治文化小广场建设,并确定帮扶单位协助完成。 2021年,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针对富裕村(社区)先行原则,推进50%的村(社区)建成了“法治文化小广场(长廊)”。2022年集中攻坚,组织余下的50%的村“学比赶超”,一口气拿下了100%的广场建设。截至目前,慈利县已建成法治文化广场427个,法治文化在基层百花齐放。

抓验收,书面抽查 相结合 明确 验收 标准 每个小广场应当具有一个固定的法治宣传栏,应当具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民法典、自治和其他法律要素等5类作品,要求自我创新、 适应乡村实际 。各乡镇 (街道) 将建设小广场名单、整体图片、法治文化作品通过 片形式发送至县普法办,县普法办整理成文档由专人予以鉴别验收。县普法办采取“四不两直”、点穴式等方式进行抽查,确保真实性。验收结果与县直单位、各乡镇绩效考评分挂钩。村 社区 法治文化小广场(长廊)的开发建设, 填补了 基层法治文化空白,营造了基层的法治氛围,使群众得到真切、实在的法治幸福感。

“美丽屋场”成就法治文化带

慈利县紧紧抓住“美丽屋场”这一载体,在美丽屋场建设过程中,注入法治元素,让法治文化呈现在村民家门口。

慈利县普法办成立了指导组,以“美丽屋场”建设为平台,以法治文化元素为突破口,打造法治活动的主阵地。

2022年,阳和土家族乡至张家界大峡谷沿旅游公路线村庄建设“美丽屋场”26个。慈利县“美丽屋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3次会议讨论全县的设计方案,多次删改设计元素,县普法办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议,法治元素被纳入总体设计方案,并融入“美丽屋场”的总体建设规划中,形成了“乡村旅游法治文化带”。在规划、设计美丽屋场过程中, 县指导组 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按照“自愿、自主、自治”的原则,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美丽屋场建设中来。 按照“四议两公开”方式推进项目建设, 前后召开村民小组会、屋场会30余次,广泛收集群众意见, 让群众在建设中充当“策划师”“土专家”,使设计方案、建设项目更接地气。 同时,对于“美丽屋场”的建设施工合同,由法律顾问向群众就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审核 说明,让群众参与法治、体验法治、支持法治。

2023年,慈利县“美丽屋场”建设沿长张高速、安慈高速、炉慈高速沿线铺开,16个单位要求加入宣传内容。沿高速公路线34个“美丽屋场”每个屋场注入10%的法治元素, 长张高速公路沿线慈利段两边村庄屋场设置“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文化宣传带”;安慈高速公路两边村庄屋场设置“《民法典》文化宣传带”;炉慈高速公路慈利段两边村庄屋场设置“农村法律法规宣传带”。每一条法治文化带有一至两个重点村庄,法治元素占比在50%左右。县乡村振兴局、县司法局统筹,各乡镇、村居组织实施,纳入美丽村庄规划设计总体方案,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指导本辖区村庄落实该方案,一级抓一级,现已基本完成。

“文化传承”成就乡村法治文艺繁荣

拓展普法网络。慈利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大家说法》栏目,结合本土行政执法、司法案例,两年来编辑播发16期。落实“普法进农家”法治广播计划, 利用“村村响”,实现“八五”普法高音喇叭全域覆盖。慈利红网开刊“违法曝光台”以案释法,开设 “法治慈利”公众号 增设《以案释法》专栏,现已发布以案释法案例 19 期。

推进普法“微创新” 创新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全县涌现出“老罗讲法”“周五法律服务日”“法治屋场会”“旁听庭审”“法治副校长优课评选”等普法品牌,一所一品牌,一乡一特色,将法律送到群众家门口。“慈利渔鼓普法”入选湖南省“七五”普法十佳创新案例, 运用“慈利汉戏”创作 “说说反邪教 “龙潭渔鼓颂普法”“十劝”等 法治作品 22个,“送戏下乡”巡回演出126场次,深受群众喜爱。

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利用非遗文化板板龙灯、汉戏、 渔鼓等民俗表演宣讲法律知识,让群众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领悟法治精神;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活动,法治宣传以腰鼓、管乐队形式出现,传播文明新风;鼓励村(居)热心公益事业人员利用村规民约编纂普法顺口溜,倡导移风易俗。

“法律明白人”成就共享法治文化主力军

慈利县法治文化一边投入建设,一边加大产品作用发挥。近三年来,积极构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乡村振兴、与法同行”活动,大力培训农村“法律明白人”,使他们成为乡村法治文化的共享者、传播者、发扬者。

建立农村法律明白人工作“一培训、三活动”模式,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将“一培训三活动”列入市域治理考核列入市域治理考核,要求年度内要对“法律明白人”进行一次法治培训,每一个法律明白人参与开展三次法治活动,形成司法所监管—“带头人”组织活动—“法律明白人”参与的工作机制。法治文化广场、长廊、美丽屋场成为“法律明白人”主阵地。特别是近些年兴起的“法治屋场会”“法治篝火”等,成为慈利县的一大特色。

据统计,近两年慈利县举办“法治屋场会”268场、“法治篝火”59场、法治夜校167场,法治文化阵地与“法律明白人”有机结合,静态的法治文化产品演变成动态的学法用法舞台。

截至8月,慈利县共培养了“法律明白人”10600人,平均每个行政村(居)24个,覆盖了该县所有的村民小组。

法治文化产品为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赋能,夯实了基层基础,慈利县成功创建了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2022年刑事命案发案率明显降低,降幅达30%。

在民意调查测评中,法治宣传普及率从2021年的73%提至2023年的93%。

法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推进文化繁荣。慈利县持续推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打造了“乡村振兴法治文化带”,群众耳濡目染,刑事案件呈下降趋势,重特大恶性案件归零,信访人员逐步减少,2023年成功创建了“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谭宏国)

责编:曹晓林

一审:曹晓林

二审:喻志科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