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与实践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18 09:42:09

谢威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特色,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新时代开展自然资源工作的根本遵循。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的实践活动影响自然的发展变化,两者共生共存。自然界孕育了人类与山、水、田、湖等万事万物,也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然而,人类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加速对自然的摄取,人类与自然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社会与自然有机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整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合理地对待自然,人类社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工作应把准“山水林田湖”关键环节,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责,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努力促进人与自然良性互动、良性发展,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展现新作为。

近年来,娄星区自然资源局坚持保护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耕地保护、绿色矿山建设、义务植树与联村建绿工作成效明显,受到了省、市的好评。尤其是2021年以来,以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抓手,按照“五定四包三验收三奖补”的建设模式,完成义务植树450万株以上,加大联村建绿和绿色通道建设力度。同时,以“林长制”为抓手,大力推进“虎威行动”等巡林护林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截至目前,全区林地总面积24754.2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1.34%,森林蓄积量为119.17万立方米。这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娄星提供坚实生态资源保障。

合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的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社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而且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凸显其价值,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从另一方面来看,保护生态有赖于经济发展,生态修复与治理需要资金与科学支撑。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凸显了自然资源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职责。机构改革调整后,娄星区自然资源局实现合编合署三局合一,所履行的国土、规划、林业的主要职能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要在抓好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同时,靠前一步服务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聚焦全区重大战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抓好用地用林保障,管服并举服务“五好”园区建设,确保重大项目及时落地,为我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优化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自然资源部门要通过耕地保护、矿山生态修复、村庄规划等方式,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推进人民生活富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耕地作为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粮食安全的根基,也是国家安全、民生保障的基石。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始终牢记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强化底线思维、树牢红线意识、坚持从严从紧,对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田长制为抓手,久久为功打好耕地保护持久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对人居环境作出合理科学的安排。自然资源部门要统筹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完善规划审批监管政策体系,实施长效机制,服务乡村振兴,构建农村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娄星区共完成113个村庄规划编制,2023年将完成7个新增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全区全覆盖。

(作者系娄星区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