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 | 青年传承非遗,非遗焕发活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15 19:58:31

文慧 杨兴东

今年刚15岁的淄博 少年戚祖豪,已经是淄川铁壶制作非遗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出生于铁壶世家的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做手工。随着年龄增长,戚祖豪逐渐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周末经常在博物馆一呆就是半天。他将齐瓦当等齐文化元素融入铁壶设计中,加上父辈指点、查阅文献资料、拜访专家学者,制出了特色鲜明的创新之作,让戚祖豪一举夺得两项山东省级大奖。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留存非遗资源最多的国家,有近90万项非遗资源。但就现状而言,传统非遗技艺大多依靠家族式传承、手传心授,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少非遗技艺面临“断层”“失传”的风险……淄博15岁少年痴迷非遗创作,值得点赞,非遗与青年的结合,将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报告》显示,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达亿级,90后和00后正在成为非遗商品消费主力。在青年人们为非遗买单的同时,部分人进一步探寻非遗的制作方法。南京绒花,作为一门濒临失传的手艺,却在簪娘圈被研究得花样百出,制作方法与材料包在网上也比比皆是。央视做了一档非遗纪录片《中华百工》,让观众直面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如今,覆盖领域广泛的非遗正以其独特美丽吸引着年轻一代。

然而,目前非遗传承人中的青年人比例还有待提升。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1082位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40岁以下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只有7人。

青年作为新一代的非遗传承者必须得到充分重视。随着国潮兴起,中国“平视世界”的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正表现出越来越浓厚兴趣与责任感。调动这股热情,为青年一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献力,非遗“老手艺”必将焕发全新活力。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易博文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