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3-09-13 19:57:14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纪新)教育,是一场温柔与爱的交织。她用微亮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途;她用纤弱的力量,赋予学生内心的坚强;她用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们的深深信赖。她就是新邵县巨口铺镇中心小学教师李琴。
自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李琴始终秉持“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都有收获”的目标,先后承担小学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等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被同事誉为“补丁老师”。5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学校,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她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矢志教育教学改革,以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深受学生的爱戴以及家长、同事和领导的赞许。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李琴所在学校地处偏远农村,学校中不少学生因为家长外出务工,成为留守儿童。为了让这些缺少关爱的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她始终坚持以爱心育人。清晨,李琴早早来到教室门口,用亲切微笑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帮助孩子整理衣服和红领巾,为孩子们扣好扣子。放学后,她常常主动留下来陪伴因为家长农忙留校晚归的孩子。她会给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每一个与李老师相处的孩子,嘴角总是挂着微笑。
今年9月,她从该镇巨口铺镇平安小学调过来,接手一个二年级。上课时,她发现一名叫乐乐(化名)的孩子,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下课一个人闷闷地呆着。李琴把乐乐叫到办公室,可是孩子还是不肯说话,只是摇头与点头。李琴马上和乐乐妈妈取得联系,得知,乐乐父亲不在了,因此非常自卑。李琴听后,心里默默地说,一定用老师的关爱给孩子带来快乐。9月7日下午4点50分,乐乐妈妈哭着打来电话,说乐乐没有回家,希望老师帮忙找找。李琴安慰了乐乐妈妈,马上在班级群发布消息,要求学生帮忙找,乐乐是否在哪位同学家。夜幕降临,可乐乐仍然没有消息,李琴发动教师一起在校园周围寻找。最后在离校园不远的角落里发现乐乐1个人蹲着,眼里露出害怕无助的表情。李琴走到乐乐面前,面带微笑,把乐乐拉到身边。原来乐乐一个人不敢去妈妈打工的超市,一直在等邻居一起去。李琴说:“当时确实很生气,但是看着乐乐和妈妈的微笑,感觉一切都很值。”李琴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关心着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接受每个孩子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并经常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等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捕捉孩子们身上的亮点来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是李琴时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她班上有一个小男孩数学基础特别薄弱,字体书写潦草,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任何的信心。李琴了解情况以后,每堂课都会特意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每次回答正确,李琴都积极地表扬一番。没答对的时候,李琴又以“胜败乃兵家常事”来安慰他。渐渐的,小男孩回答正确的次数多了,错误的次数少了,开始爱上数学,有时候还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
教育因为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而有了艺术。教育因为面向所有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而有了温度。李琴就是一个既懂得教学艺术,又有教育温度的好老师。学生们也因为她的存在,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为了心中那份理想,为了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目光,李琴将一如既往地不断追逐,用质朴的情怀,在平凡中彰显生命的价值,书写教育的动人篇章。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