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花垣响水村:“桑丝”相连,只为“民乐”

蔡宙、石慧、龙兰菊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2023-09-13 10:43:22

初秋时节,走进湘西州花垣县民乐镇响水村,上百亩桑树映入眼帘,青翠的桑叶,随着秋风摇曳,长势令人欣喜。近年来,响水村通过引进蚕桑养殖技术引导村民种桑养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民乐镇响水村的蚕桑种植园

蚕桑养殖好,高质量是首要

响水村地处花垣县偏远山区,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可以直达山顶。该村残疾村民龙金隆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开阔的山地资源,流转2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桑苗,购买引进桑蚕新品种和养蚕新技术,并建起了上下两层近1300多平方米的蚕房,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形成种植桑叶、养蚕一体化模式,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特色产业,成功带动村民一起走上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致富道路。

蚕桑养殖好不好,高质量是首要要求。据了解,一床高质量蚕丝被的价格一般在2000元至3000元不等。龙金隆的妻子介绍,通过对蚕茧进行独立加工,成功生产出了属于自己的蚕丝被。

响水村村民秉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把昔日开采锰矿的废山区,变废为宝,成就了一片桑绿。通过种桑养蚕有效提升了绿化覆盖,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绿色产业,增加了百姓收入,推动了共同富裕。另外,龙金隆还在桑树下开展鸡鸭养殖,套种魔芋,蚕吃剩的桑叶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真可谓是高质量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可见,蚕桑养殖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乐事、美事!

桑蚕养殖好,丝资路是关键

“我家养蚕已经8年了,经济收入还可以,每年大约有毛利70多万元的收入。总体而言,养蚕时间短,见效快,收入也可观。”民乐村村民龙金隆轻声地说道。

龙金隆原本在外打工,在了解种桑养蚕产业后,觉得发展潜力很大,于2019年初回到家乡流转承包土地开始种桑养蚕,并得到政府扶持资金的支持,增加了种桑养蚕的信心,同时成立了民乐种养专业合作社。原本可观的产业,却受到疫情的影响。

疫情防控期间,一方面是蚕丝的销售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价格也是一落千丈;另一方面是原本加入合作社的村民都退了出来,放弃了桑蚕养殖,现在只剩下他独自一家,依旧坚持在产业的路上。这一切,龙金隆备受压力。“不管压力多大,聘请的员工们的工资我从不拖欠。 ”龙金隆介绍说,聘请当地村民进行桑叶的采摘,每天工资80元。

如今,“丝路”“资金路”得到了慢慢地缓解,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丝路”出现阻碍,龙金隆就亲自去跑市场,联系买家;“资金路”出现问题,就去银行请求贷款,以解难题。“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仍会坚持下去。”龙金隆坚定地说道。

▲龙金隆的蚕桑养殖园

蚕桑养殖好,新技术是出路

龙金隆自己创制的立体养蚕装置,创新之处在于用隔板一层层搭建而成,约1米多高,工作人员直接站立于地面就可方便实现对“每层楼”的桑蚕进行管理。

据龙金隆介绍,民乐每年适合养蚕的时间达8个月,可养蚕近20批次,200多亩桑叶每批次可养蚕25张,每期可收获蚕茧2500斤左右。今年,厂家上门收购蚕茧的市场价是每斤28元以上,外地丝绸加工厂直接到合作社收运蚕茧,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

产业需要技术。蚕桑养殖好,新技术是提质提量的新出路。对此,龙金隆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走“产学研”实践、农旅融合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提升新技术,提高蚕桑养殖增收质量,这样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龙金隆表示,养蚕售茧只是一方面,以后还想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引进加工桑果酒技术,结合响水村山地环境组织桑葚采摘活动,借助桑果园还可以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吸引更多人到村里游玩、带动其他消费,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如今的响水村,名声如同其村名一样开始响亮了起来,共同富裕之路也是越走越宽,收入如同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村里村外,“桑丝”相连,产业相连,都一心只为“民乐”!

责编:杨雨晴

一审:杨雨晴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