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

  科教新报   2023-09-03 18:01:39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何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干年文明灿烂不熄,四大发明、四书五经,学习的力量在历史中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典出《资治通鉴》,强调自然界的物产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有限度地索取、有节制地使用,才能常保富足,若无节制、无限度地使用,则会经常出现不足。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的“取之”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开发利用,这种“取之”,如果超出一定限度就会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恶化,人类自身的生存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向自然索取时要有限度,否则就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匮乏继而危害人类本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智慧,并将其定位为“生态文明的真谛”,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必须认识到自然界资源、自然承载力是“有限”的,在“取”“用”自然界资源时,要“有度”“有节”,绝不能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处理好人与水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强调把灭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在漫长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人水和谐,在尊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的基础上,建起了许多大型生态水利工程。“水利”一词,较早见于《吕氏春秋》,主要指防止水害灾难和利用水力资源的事业。重视水利,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历史特征密切相关。历史上,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要地位,而我国农业又以灌溉农业为主,对于灌溉、防灾等水利工程的社会需求较大,因而建成许多水利工程。比如,先秦时期的引潭十二渠、芍陂、都江堰,以及完成于无代的京杭大运河等,在很长的时间里支撑着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的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善于创新、展望未来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来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展望来来,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这就要讲清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坚持从历史走向来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灭的事业;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文化的沃土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才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让世界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