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学习 | “一带一路”背景下扩大中国文化话语权的传播策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8-24 09:12:16

王耀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日前,以“共谋发展、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召开。53个建交非洲国家,联合国工发组织、非盟等12个国际组织,30个国内省区市,1700余家中非企业、商协会和金融机构踊跃参会共商合作,这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盛会,极大拓展了中非之间的经贸交流。与经贸交流一样,扩大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话语权也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如何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坚持入乡随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制度也千差万别,但相同的是都拥有着长久以来传承发展的文化习俗。如同到外地做客要入乡随俗一样,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要尊重相关国家各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传统。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中外文化差异,防止和当地文化产生正面冲突和激烈碰撞,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不能将中外文化差异看成不可逾越的鸿沟,反而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地文化习俗,深入了解相关国家风俗习惯背后的深层次文化根源,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中外文化差异。尤其是要注意摸准把清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做到求同存异,做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了解,实现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互鉴,做各民族友好交往的使者。

坚持洋为中用。这里谈到的洋为中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要善于用国外形式来讲述中国文化的内容。很明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艺术形式上存在巨大差异,比如在非洲音乐舞蹈中就大量使用非洲鼓这种打击乐器,其种类有数百种之多,节奏明快强烈,成为非洲歌舞的主要配乐,这与中国鼓的使用方式和表现艺术存在巨大差异。在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就要善于运用非洲鼓等艺术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从而让中国故事更加容易为非洲国家人们所接受。另一方面,要努力争取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人才参与中外文化交流。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人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有着自身的独到理解,在他们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逻辑结构、叙事方式、话语体系的内在转化,以本民族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在其国家民众面前,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坚持守正创新。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当今世界文化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跨时空的文化交流成为可能,这也给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让文化传播领域的弯道超车成为可能。创新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传播思路,能够极大弥补我国在文化传播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劣势。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推动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在文化传播方式上,在运用好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介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构筑的跨时空传播方式,如facebook、ins、youtube、twitter账号等,将中国歌曲、舞蹈、美食、风俗民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相关国家,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文化传播手段上,要注意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不要搞赶鸭上架、生搬硬套的文化移植,防止引发相关国家民众的逆反心理。在传播途径方面,要充分利用我们自有的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用短视频、影视短剧等方式拓展中国文化在西方国家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群体中的影响力。

【作者系湘南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省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扩大中国文化话语权的传播策略研究”课题成果】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