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学习 | “四管”齐下筑牢新时代高校安全屏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8-24 09:10:44

李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学校安全问题,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这一指示为突出抓好高校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着力解决涉校安全难点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高校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响高校安全工作的因素越发复杂,如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问题,其组织化、智能化、非接触等特点非常突出,远距离、跨区域、集群化作案,彻底颠覆传统犯罪方式,社会危害性极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学生涉世未深,远离父母,又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少数网贷将黑手伸向高校学生。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公安等部门也加大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打击力度,但是因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具有隐蔽性、多变性等特点,其发案率仍然较高;但受多种因素制约此类案件的破案率偏低。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精心组织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全面提升护校安园工作精细度,为校园安全筑牢安全屏障,切实维护学生健康、校园安全、社会稳定。

以教育强基:适应形势变化,丰富内涵,提高实效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提升每一名高校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主阵地建设。高校要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推进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规范安全教学内容,构建安全教育和效果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丰富宣传教育形式。通过讲座、社团等形式,帮助学生识别身边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系列案例警示教育揭露违法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提升学生识骗、防骗、拒骗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平台,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动画、短剧等形式,深刻揭露犯罪手法和严重危害,发布识骗要点和防范提醒,增强在校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防范意识。

以队伍固本:按照规定要求,配齐配强,夯实能力

高校辅导员队伍、安全保卫队伍、学生骨干队伍是守护学生安全的基础力量,精心打造这“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高校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一是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要求,遴选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发挥其学生教育管理主力军作用。二是大力吸引退伍军人等优质青年到学校安保队伍中来,推动安保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三是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鼓励其参与到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中来,发挥其在学校与学生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以管理增效:结合形势发展,查漏补缺,提升效能

首先,高校管理者应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高校的安全管理特点,制订完善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严格厘清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分领域、分项目抓好措施落实,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在实际的运行中发现不足之处,结合形势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其次,高校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细枝末节才是环环相扣工作的基础,细化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全员、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以科技赋能:应用技术手段,转型升级,形成体系

学校应将安全防范系统纳入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夯实校园内部安全防范基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大力推广应用校园网络防火墙等先进技术,发动学生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对学生接收到的异常短信、电话、邮件、链接等帮助进行辨别,对学生异常的转账、支付、消费等行为争取早发现、早劝阻、早报告,尽力避免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推动安全防范互联互通,如与公安、银监、网信等职能部门建立新型犯罪快速通报机制,积极向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犯罪线索,借助微信、网课等平台,由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向学校相关部门通报最新犯罪手法,及时斩断犯罪分子伸向校园的“黑手”。

【作者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2G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