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比喻·学思想丨讲好中国故事要奏响交响乐、大合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8-10 10:55:45

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运用的比喻。

“交响乐”本意是指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通常由各组乐器一起演奏形成,意思为“一起响”。人们常常把交响乐称为是“音乐中的音乐”“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讲好中国故事时要奏响交响乐,其意就是在讲中国故事时,要各种力量和各个方面共同发力、一起用力、形成合力,从而更好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提升中国表达的国际话语权。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一个故事胜过讲万千大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用“交响乐”来比喻讲好中国故事时所需要形成的合力,深刻揭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时必须奏响交响乐、大合唱的重大意义,深刻阐释了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这个信心,源自中国故事本身的丰富,讲中国故事有的是资源。中国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贡献,这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最大底气。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主题,就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讲中国故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这个重点就是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积极宣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中国故事“出深闺”,要有好办法。要在逻辑中见情感。从他人的叙事方式和思维习惯入手,不断填补“文化鸿沟”,打破“文化壁垒”,将故事讲出“纵深感”,深层讲述中国人的生命、生存、生产、生活和生态。做到逻辑自洽的同时也要以情动人,有情感、有温度,才能增强国外受众对中国故事的认同感。要于宏大处显细节。“大场面”有感染力,小细节有沉浸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述中国优秀个体、可爱百姓的故事,面向世界、取向多元,接地气、添魅力,以美景、美食、美事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故事走出“深闺”,让世界读懂中国、了解中国。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奏响中国故事“交响乐”,讲好中国故事,情理交融,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要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旗舰媒体;要重视公共外交,用好高端智库交流渠道,引导外界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多彩的中国;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用好多种文化形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要创新讲故事的方式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主动发声,精心设置议题,注重中外融通,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地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把“道”贯通于讲故事之中,启人入“道”、让人悟“道”。

总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积极作为、久久为功,坚持“内容为王”、讲究方法,真正掌握和提升国际话语权。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基地供稿,执笔:何绍辉】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