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区“四敢”精彩案例| 一苇渡江,翻了五番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8-09 17:58:34

刘克宏

七月种满太阳,炙热并且光亮。

2023年7月,位于岳阳临港高新区的中南大学成果转化试验基地(湖南钠能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钠能时代)的1000吨级生产线(及配套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中试线),成功完成调试。

芦苇成为钠电负极材料(硬炭)的演变过程中的四种状态

标志着全球范围内,以芦苇为原料生产硬炭的钠电池技术首次在岳阳实现产业化,可以实现量产。

标志着困扰了湖南五年的、芦苇被弃用的历史难题终将解决。

标志着岳阳临港高新区加速成果转化,在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上,有了“钠电分庭抗锂”的“双向竞争”跑道。

2023年上半年,钠能时代完成产线调试

钠电产业化元年的“诸侯争霸”

今年是中国“钠电产业化元年”,钠电行业一时成为国内外风险资本、新能源企业,聚焦、追逐的热点。

一组新能源电池,占新能源车辆总造价的40%以上、甚至更高,所以,各种新能源企业都有在钠电产业上的战略布局。

钠电新技术与锂电成熟技术相比,钠电能量密度较低、充放电慢,但极低高温环境下充放电更安全有效。具有“两高一低”(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优势性价比。

我国光、风、水电等绿色能源非常发达,为钠电的储能技术提供了万亿级的市场。

读者听说过,用锂电作动力新能源车辆,在东北冰天雪地里也免不了“趴窝”,因为锂电适合充电温度在25℃-55℃间,而钠电电充电温度可在-25℃-60℃间。

谁拥有钠电全产业链技术,谁就会在未来独占鳌头!

2023年,全球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纷纷发布钠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成果。

钠能时代认为,成果是试验成果,中间还隔着辅材选用、工艺、市场、验证等阶段,而钠能时代成功中试,已经可以达到“1000吨级”的量产产能。

中试是“实验”与“产业化”之见的桥梁,但中试距产业化更近。

钠电科技正处在战国时代的诸侯争霸阶段,竞争白热、产业化加速。

来自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黄埔军校”

钠能时代的学术团队由中南大学副校长,资源循环研究院院长郭学益、资源循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先进电池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庆华领衔。产业化团队中大部分是中南大学硕博士和本科生。

中南大学被称为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黄埔军校”

中南大学学生在新能源赛道“牛人”多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镍氢动力电池科力远集团董事长钟发平、鹏辉能源创始人夏信德、动力电池回收龙头格林美创始人许开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教授……他们都是中南大学校友。

中南大学毕业生创立的公司,已经覆盖了电池行业从原材料到制成品,以及制造装备在内的全产业链。

业内人士表示,甚至连清华、北大这种顶级大学,在电池行业的影响力也比不上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物化所等机构。

这所大学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黄埔军校”。

目前,钠电科技,日本为全球领先,其负极材料是以椰子壳为原料,缺点是全球原料少(主产地包括我国海南约0.3万吨,印度尼西亚约2万吨),负极材料垄断性的出口价在20万元人民币/吨左右,总产量预计1000吨。

钠能时代公司外景

而钠能时代以芦苇为原料,资源利用可达150万吨级别,且年年芦苇可再生。

钠能时代的研发团队,经历20多年的技术沉淀,布局了52项核心专利。2022年,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其中,在钠电正极上取得18项专利,在硬炭负极上取得22项专利,在钠能电池及电解液上取得12项专利。

钠能时代已有制备“钠电硬碳负极材料创新技术”,构建芦苇生物质原料一高性能硬碳负极一钠离子电池一储能系统产业链。

以“钠电硬碳负极材料创新技术”的横空出世,吸引了国内20多家有影响力的风险资本和产业基金的“争相投资”,但中南大学的教授们有自己的主见,“只接受有产业布局的公司资本投资,不接受纯资本”,说明这些专家教授已经将注意力放眼整个市场竞争,看得更远、更通透。

目前,该公司团队已经参与钠电技术的团队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订,成为钠电科技行业的引领者。

解决了芦苇背后承载的经济、生态和民生

2018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湖南岳阳。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岳阳         新华社发

2013年到2016年,环洞庭湖湖砂资源争夺开采、渔业过度捕捞及非法捕捞、环湖纸浆生产企业大量高污染废水直排,使洞庭湖11个可比断面中,5个水质下降,4个由Ⅲ类恶化至Ⅳ类。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划定红线: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从根本上扭转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

2018年3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牢生态建设政治责任,湖南省起启动了洞庭湖区造纸企业全面退出工作,让芦苇不再造纸,彻底斩断污染源。

洞庭湖芦苇           杨一九摄

环洞庭湖30 0万亩湖洲,能年产200吨芦苇,芦苇退出造纸业后,五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各级部门为解决芦苇资源利用和解决苇农生计,各种信访协调会、产业研讨会,大大小小开了几百场。

芦苇作造纸原料,是芦苇可卖到的最高价格(700元每吨),多年来探索的对芦苇作为采芦笋、生物质发电、食用菌培养基等的开发,效益都不足以覆盖芦苇的再生产成本,可能导致芦苇最终弃用、自生自灭。

芦苇的生态价值高。能净化水体污染物,固磷、固氮、抑制藻类,转化重金属。权威统计表明,生长一吨芦苇的生态价值为2019.45元。

芦苇有“一年一枯荣”的特征,如果不再收割,环洞庭湖300万亩芦苇湿地,每年将有近100万吨的生物质沉入水,污染水体,影响航道安全,有大面积火灾隐患。

芦苇也将显著退化(五年来,亩产产量已下降了50%),湿地荒漠化比例增加,湿地功能退化。鱼儿、鸟类减少或失去饵料,麋鹿失去庇护场所。

钠能时代将芦苇作为生物质基硬炭负极材料,可以将5吨苇干转换成1吨硬炭。

今年春季,有“好事者”收购芦苇卖给发电企业,价格300多元/吨,而硬炭负极材料,国产价格在5万元/吨左右。

算下账,300x5=1500元,与5万元相比,翻了32倍,即整整翻了5番。

据钠能时代测算,他们每消耗10万吨芦苇,可创造7500万元价值,洞庭湖的芦苇高峰期可达200万吨哦!    

这对芦苇产业起死回生,助力力乡村产业振兴,功莫大焉。

芦苇的发展动能转化困局,得以拨云见日。

最新消息:7月中旬,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发改、科技、工信、财政、生态环境、林业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洞庭湖区芦苇生态保护和科学利用的指导意见》。《意见》特别提出,要利用芦苇基制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布局构建新型储能产业体系。

芦苇资源性利用,像一个复杂方程式一样,久久无解。如今突然再度被重视,足见其中之妙。

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扎堆岳阳

目前,中南大学与岳阳进入深度合作阶段。

早在2020年,以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团队世界一流技术为支撑,注册资本10亿元的湖南中创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立。该公司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民用汽车、特种装备等领域高端材料与构件制造市场,重点解决国家重大型号任务的“卡脖子”问题,成为岳阳临港高新区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 。

中创空天成为岳阳临港高新区新材料产业的龙头

接下来的 2022年 7月,岳阳市与中南大学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

岳阳市与中南大学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

2023年,中南大学变形镁合金产业链产业化项目落地岳阳,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首席科学家由中国工程院黄伯云院士和邱冠周院士担任,经过二十余年研发的新一代变形镁合金材料和加工制备技术,进入产业化。

2023年年初,在深圳市星湖瑞盈投资有限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南大学教授李新海,协助引进10GWH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投资岳阳。是该区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储能领域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和市场的方向,其规模在万亿级以上,全球资本、顶尖企业正在入场。储能领域还是湖南省委确定的,继工程机械之后又一强省战略产业。岳阳临港高新区拥有湖南唯一通江达海的城陵矶港,在原材料上有充足的优势,完全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域夺得一席之地,在打造企业自主创新高地、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上,取得更大成绩,助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

岳阳临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说,作为新港区核心建设区的岳阳临港高新区,自带改革基因。中南大学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科技自强。两者强强联手,加速成果转化,催生了新型储能产业园的全新赛道。必能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临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审:杨梓涛;二审:刘克宏;三审:葛蓓

责编:王相辉

一审:徐典波

二审:颜石敦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