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潜力还需在“新赛道”中“深挖”

  中国经济导报   2023-07-27 09:37:13

近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与腾讯青年发展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新就业形态下中国新职业青年发展报告》指出,新职业青年有的紧跟科技前沿,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领域创新发展;有的着眼于社会服务“痛点”,结合新消费的发展趋势,在生活服务业中发挥作用。据课题组汇总分析,2021~2025年,互联网营销师、企业合规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20种新职业人才缺口接近1.2亿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俊看来,在不同的就业环境下,出现一些新的就业动向。

“这些新职业的产生在挖掘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欧阳俊举例说,“双碳”政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带来大量新的就业机会。2021年,我国提供了537万个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占世界的42%,其中半数为光伏就业。

欧阳俊认为,面对新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还需在“新赛道”中挖掘就业潜力。从人才培养来看,一方面要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人才供给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我国数字型人才供需缺口较大,有必要在文科院校中增设2~3门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课程,实现人文学科高校毕业生的数字化转型。除此以外,还要加大对劳动者求职就业和技能培训公共财政与资源投入力度,促进劳动者就业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就业。

“尤其是作为青年,要动态优化就业预期,调整就业观念,拓展择业半径,减少在城市中‘消极就业’的现象,将个人抱负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实现理性就业。特别要明确的是,在今后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增强的背景下,就业的起始条件对于一个人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大为下降,毕业生不妨‘先就业后择业’。”欧阳俊强调。(荆文娜

责编:曹婕妤

一审:潘文秀

二审:詹娉俏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