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 | 共绘“美美与共”文明画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7-25 22:39:33

黄若玉 曹茜茜

蓝黄双色交相辉映,芙蓉花朵绽放争艳,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围绕其间……随着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入倒计时,用蜀锦工艺制作的奖牌绶带也备受关注,一经公布便被网友点赞“既有成都味儿,又有中国范儿”。

蜀锦兴于春秋战国,繁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千年,蜀锦织造技艺在传承中发展,在坚守中创新。据介绍,这根连接全球运动员的绶带,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生产共耗时5个月,48公斤的桑蚕丝,要经过7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最后的成品。设计时的精益求精,织机上的千丝万线,最终凝铸成这一中国风与国际范完美融合的作品。这是工匠们对于蜀锦技艺创新发掘的有益探索,实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的双向赋能。

在世界交流融合不断深化的当下,“国际范”和“中国风”完美融合的步伐愈加铿锵——源自世界的冬奥元素与非遗擦出火花,“海派绒线编结技艺”让绽放于颁奖舞台的冬奥之花永不凋零;《光影追梦人》 扬帆出海,“异形刀法” 为盛开在芙蓉国里的湘潭纸影刻出经典;三赴非洲编织梦想,一“草”手艺使林中之邑里的龙须草席编出湘风楚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感受到非遗文化在世界舞台多姿多彩的魅力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在万物勃发的新时代,我们既要让非遗文化火出圈,也要让世界人民主动走近中国、认知中国、读懂中国,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共绘“美美与共”文明画卷。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