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 :《板仓外婆》演出记

    2023-04-03 11:07:11

七月,红季节。作为农工党员我,拿什么献给你,我景仰的中共!——拿一个红色题材戏,就献上这篇《板仓外婆》演出记。

一 依然故事

非复杂。却依然故事:

就写一天。晨,外婆梦见外孙毛岸英:岸英来看外婆,婆孙回忆当年,八岁岸英随妈妈坐牢。妈妈杨开慧英勇牺牲,外婆向振熙呼天抢地……岸英兄弟流浪而终于被党找到。去苏联,当红军,回到新中国,瞒着外婆奔向抗美援朝——醒来啦。李淑一来啦。带来一部老式录音机,就放出来毛主席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向外婆好激动,就想到青年毛润之1916年老历6月初6第一次来到板仓。

“长衫草履一把伞。”那年走在路上的毛润之,好英俊,好有味。

准女婿第一次来到准岳家,那样的一种新鲜、欢喜、情味、感觉。这是人类的一种共感。那一天,真的好有味,板仓的芝麻豆子茶好有味。

毛润之来了,杨家的苦难也就来了。毛润之要为民族承担苦难,成为毛的亲人,也要来为国为民担苦难。——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涌现。这才是真实和真理。

就想到亲人。向外婆由孙嫂和李淑一陪伴着,来到棉花坡。就用芝麻豆子茶祭奠夫君杨昌济和爱女杨开慧。就一段大唱,唱杨家历史,唱革命春秋,唱毛润之“一去井冈无消息”,唱爱女开慧“两条路你选择了就义路,成了烈女万民钦。”唱“杨家不幸国家幸,终于听到革命成功,润之上了天安门。”

(每演到这里,场子里既有哭声又是满堂掌声。——这就是李奶奶痛说革命家史啊。)

向外婆又在坟前做梦啦——梦见夫君和开慧。三人悲戚。却又欢喜:革命自有后来人啊。杨家毛家还有毛岸英啦。

醒来啦。欢欢喜喜下山去。在路上,却碰到从安化茶场来长沙开会的杨开智。开智把李淑一悄悄扯到一边说,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啦。——李淑一流着泪道:一定要瞒着外婆啊。

可是外婆已经把文房四宝摆在了屋场坪前桌子上,老人乐呵呵要开智代笔向好孙孙毛岸英写一封信——开智终于写不下去,向外婆终于得知了岸英牺牲的消息。

如天霹雳。但老人终于豪迈唱道:“……向振熙要把佘太君学,满门忠烈最光荣。”

月光下,向外婆拄着棍子,和杨家毛家的那十三位烈士,一一握手……

是简单的。但,凡好的,必是简单的。科学如此,艺术如斯。这种简单,是很难找到的,

是的,是好故事,是好剧本。

问:为何能好?

二 曾氏新法

当今之世,竞争地球。

创新是竞争的巨大利器。

艺术特重创新。那么编剧法如何创新呢?曾氏沉潜浸淫几十年,终于发现:莎士比亚矛盾法误会法,太老旧太假;契诃夫打破莎翁法搞革新,但他的戏,普通观众实在坐不住。但契诃夫的革新方向是正确的。但他还在路上,既是新的又是抓观众的新方法,还要继续寻找——感谢菩萨保佑,我曾氏奋斗几十年,(从契诃夫从左拉从梅特林克那儿刨根问底找。)终于把这方法给找到啦。不仅领先全国,而且超过好莱坞。——请允许我发点小小狂。

剧场是检验剧本的重大标准。

编剧最怕的就是三个字:没有戏。

剧场掌声(真实掌声)和观众眼泪,就是对编剧的最大奖励。

我用这方法搞了几个戏,个个中靶。实践证明,我是对的——这次我对《板仓外婆》又充满信心:用板仓外婆一双眼光,将杨开慧、杨昌济、毛润之、毛岸英这么重大之题材,这多重要之人物,而简单明了地收于一网,这是角度,这是艺术。

然而——

三 谁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谁来排演这个戏?

王建军是长沙南城花鼓剧团的团长。他是我当年上戏读书时候的同学,我学戏文,他学导演。我原来一直在电视圈中写作,是他把我拖回到舞台剧。我的《耀邦回乡》(益阳版)和《字圣黄自元》都是他导演的。这回他又看中这《板仓外婆》。他告诉我,在演员坐排读台词时,都流出来眼泪——感谢王导。

内部彩排几次,请领导和专家看过几次,听取意见进行了修改。觉得,自己看时,都能流泪。

杨意不逢,捧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可知音何在,出路在哪,我这怀中玉,我献给谁呢?

想不到,竟然碰上他——

四 迂夫子碰上王主席

迂夫子,我曾某也;王主席谁?长沙县政协主席王国良先生也。一次饭局,偶然碰上。听他谈吐,我孟浪一句而道:你是一个读过书的人!他愣了一下,望我笑笑。事后才知,他是教师出身,后在开慧镇当书记,后又调到长沙县当政协主席。他说他在参观韶山时提出一个创意,要在韶山树一个大广告:“既然来到韶山,也请看看板仓。”我击案而道:“好!——我手中就有一个宣传板仓的好剧目。”他笑道:“你算是找对人啦。——不过,一切都待我看了再说。”

加微信。终于,他回音啦。终于,他肯定啦。终于,他把开慧镇李明惠镇长和杨开慧纪念馆刘高祥馆长的名片推给我。终于,我带着长沙澍棠文化公司魏总、龚总和我的学生龚宏诸君,并请来刘少奇纪念馆原馆长罗雄先生,著名编剧(电视和电影《跨过鸭绿江》之作者)郭光荣先生,著名摄影家乔育平先生,一块来到开慧镇。终于,我逢上了来这里投资的广东企业家张晋菘先生,他竟然就是我契阔多年的当年剧团好友。终于,找到组织啦,李明慧镇长、陈崇智书记、黎幸党委、谭鑫站长诸位热情而诚恳接待我们。李镇长说:韶山有一台《最忆韶山冲》,我们板仓也太需要这样一台戏啦,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几番交流和沟通,就决定:六月六号,在开慧镇举行红色花鼓戏《板仓外婆》的正式首场演出。

感谢开慧镇的精心筹划和周密准备,六月六号就来到啦。

我的心是悬着的:这舞台是个魔方,有时你明明觉得会好,可到时候它却偏偏搞不响。

会搞响吗?

五 2022的6月6呵!

在开慧镇开慧村的多功能大礼堂。

王国良主席和长沙县的领导来啦。长沙县文旅局的刘副局长来啦。刘高祥馆长来啦。开慧镇的李镇长陈书记黎党委谭站长来啦……

湖南省文旅厅原副厅长周祥辉来啦。(感谢周厅,他对此剧一直追踪关注,这次的演出稿,就是按照他的意见而定。)著名导演陶先露来啦。(戏剧大师著名编剧盛和煜老师是看过此剧,并表达了高见良议。这天他因为重要事,所以给我发来语音。)

远道而来的益阳同行杨团长、张团长、剧作家阳晓华、作曲家吴解元也到啦……

开慧镇的干部们和板仓父老乡亲们,济济一堂。

六月六号下午两点三十分,准时开演。

……起掌声。再起掌声。看到有人流泪。看到有许多人流泪……板仓外婆哭坟一场是高潮。感谢国家一级演员马建纯老师演得真好唱得真好。(不亚于湘剧演员唱卢俊义上梁山啊。)掌声掌声掌声。流泪流泪流泪。我自己也是眼泪兮兮……响起毛泽东那个声音:“儿啊,谁叫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啊。”——我又一次流泪啦。

……演员们在掌声中叫好声中谢幕啦。

我送领导们到上车的地坪里。王主席国良老师握着我的手连连鼓励和夸赞。刘高祥馆长说:“这个戏好!真的是在我的意料之外!我们杨开慧纪念馆要接你们来演出一场。”刘雁冰副局长说:“你们这个戏的特点是朴实,没有花什么大钱,没有豪华的灯光布景,简简单单几个人,却是这样感动人,这就是剧本为王,内容为王。”剧作家阳晓华在看戏中途曾经跑到我身边说:“好。你运用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法。”散戏后在回益阳的车上,他给我发信息说:”曾大师,演出效果非常好,很了不起,祝贺!我已回益阳,因见你要合影等很忙,未告辞,见谅!”……

是的。应该说,是成功啦。

不容易啊。我是浑身是病,心脏装着支架,骨瘦如柴,我是拖着半条命在这里写啊。终于成功啦。

眼泪,一涌而出。

是的,成功啦。六月六号演出后,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湖南教育电视台、新湖南、星沙时报、星沙电视台等等11家媒体立即进行了新闻播报——那天晚上我回长沙,车到四方坪,就听到一位师友电话说:刚刚在晚间新闻里看到了你们的板仓外婆啊。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感谢师友。感谢媒体。感谢六月六。这天是个好日子。感谢那个多功能厅。感谢楼下的那个地坪。

三天之后,却有一个人,就出现在这个地坪里:

六 这个人流连这块红色地

这人就是我。

回长沙的三天后,我突然特别思念。于是请我学生开车,我又来到板仓。没有惊动任何人,我一个人就静悄悄站在这多功能大礼堂的楼下:三天前,这里曾经热闹轰动地演出一个红色之戏……

转身,我就走到了板仓的那栋杨家老砖屋前,我伫望着——106年前,一个叫毛润之的长沙学生来到这里。普通,平凡。是的,他的声音他的笑,和常人一般,那一口韶山话(颇像我们安化的高明铺腔),我分明听得见。我现在似乎看到他从我眼前走过,他走过地坪,我清晰看到他走进杨家砖屋……(我给学生上课常常讲:编剧是做什么?就是:复活。你要把几十年前百余年前的已经逝去的人,给复活出来。编剧的工作,就是一种魔术的工作,这是一种高级的文化魔术。)可他又太不平凡太不普通。耶稣、佛陀、孔子当然伟大,可毛的文治武功,却也是、更是伟大。是的,毛不是神,可他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他起码奠定中华民族以后五百年),他,他领导的中共,胜过神。

近看一本书:《人类简史》。地球上的竞争,人种相争相斗啊。从非洲走出的智人,排逐了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种,进而统治地球。他们靠什么?靠先进智慧,靠己身优长。毛思想就是先进智慧,就是民族优长。中共就是中华文化的最优秀传承者。

中国应当强盛。

我是中国人,时时想到为这民族做点什么。

手中笔,搞写作,这《板仓外婆》,也算我一个小贡献吧!

曾少祥简介

湖南艺术研究院知名作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 研究员、艺海杂志前副主编。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班。湖南师大特聘教授。代表作有文化专著《话说余秋雨》、文化专著《郭沫若艺术论》、长篇小说《中国木炭》、花鼓戏《字圣黄自元》(与人合作。本人为第一作者)、花鼓戏《耀邦回乡》(与人合作。本人为第一作者)、花鼓戏《奶奶再爱我一次》、花鼓戏《血染乌纱》。花鼓戏《那年有一个红军》获全国田汉奖,大型花鼓戏《板仓外婆》参加长沙杜鹃花艺术节。获得剧目奖和优秀剧本奖。大型花鼓戏《山那边人家》(与人合作)获得湖南省第七届艺术节田汉剧本奖和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参加中国艺术节。出版长篇电视剧剧本《叶紫与鲁迅》、发表小说和论文共计五百余篇。投拍三十集电视剧《行知中国》、八百集电视情景剧《松柏巷里万家人》、创作长篇电视剧剧本《李卫当官》第二部等等。60万字编剧教育专著《曾老师教你写剧本》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责编:林微微

一审:林微微

二审:王灵

三审:璩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