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之光|科技铸就核心竞争力,创新跑出爱尔眼科加速度

通讯员 茜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6-13 07:03:2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茜颖

从时代发展浪潮中的“小舟”,到如今业务范围覆盖亚美欧三大洲的“巨轮”,爱尔眼科走过了21年。很多人都在探寻,爱尔眼科快速发展的秘诀。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陈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只有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眼健康需求,依靠科技、不断创新的力量铸就核心竞争力,爱尔才能立于行业领先地位。”

打造医教研一体化平台:筑巢引凤,推动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

2023年,爱尔眼科与中南大学再次携手

2023年1月6日,爱尔眼科与中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双方新一轮十年之约,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南大学科技与人才优势,爱尔眼科产业及全球化优势,共同打造中南大学和爱尔眼科的人才培养平台。作为中国第一所专门的眼科医学院,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成立十年来,学院持续不断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双方携手为社会培养硕博眼科人才300余名。此外,爱尔眼科还陆续推动了与湖北科技学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12家高校的战略合作。

爱尔眼科已构建起“多院、多所、五站、三中心、三基地、一平台”的医教研一体化创新平台体系。不仅打通了从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全建制人才培养体系,还建立了国际化临床诊疗、临床培训中心及科研机构,持续推动眼科学、视觉科学以及各亚专科前沿和临床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400余篇,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平台交流发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0余场。在向社会输送高端眼科人才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眼科人才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

2022年12月,爱尔眼科“2024年第十九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筹备组”正式成立

同时,通过举办橘洲视光国际论坛、国际视网膜高峰论坛、屈光手术国际论坛、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会议、角膜及眼表国际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会议,爱尔学术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凭借雄厚的实力,爱尔眼科成功折桂2024年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的主办权以及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主办权,中国眼科将在国际眼科舞台上发出最强音。

增强“第一动力”:打破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爱尔眼科长期鼓励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的临床近距离转化应用,培养了一批同时战斗在科研和临床一线“文武双全”的眼科专家。

长治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杨璐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口术中准确地切开泪囊,“这是整个手术的关键,也是难点”。目前常用的器械都是鼻内镜鼻腔手术常用的,角度并不合适,很难在切开泪囊内壁时灵活精准地切开相应的位置并形成理想形状的泪囊黏膜瓣,而且还容易损伤泪囊外侧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璐与眼底病科主任孙文翠等人一起发明一种新型的泪囊手术刀,包括刀柄、中控杆、齿轮传动机构和刀片,不仅可以更快达到切开位置,还可以更容易地形成整齐规矩的“门”形粘膜瓣膜,从而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2022年11月,这项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集团共获授权专利共计554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495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麻醉科主任彭清雄(右)给患者实施麻醉。

2023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公布了《关于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入选技术的通告》,由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的“微创玻切和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的推广应用”项目,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舒适化医疗技术联合两步麻醉法在眼底手术的应用”项目成功入选,为进一步推动眼科医疗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贡献了爱尔的力量。

拥抱数字化:与时俱进,数字眼科普惠医疗

日前,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启动式在北京举行。一个集技术前沿性、产品先进性、应用创新性于一体的“中爱数字眼科联邦协同平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这个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面向数字眼科的联邦协同平台,在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情况下,可有效推动眼科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平台提供多个联邦学习算法,助力眼科医生快速构建智能模型,支持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常见眼病辅诊模型。据介绍,联邦模式下多眼病辅诊模型准确率达94%以上。同时,平台提供基于隐私及产权保护的数据存储和共享服务,提供各类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先进算法服务,提供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模型应用服务。

爱尔眼科数字人“EYEGPT”正式亮相

而在不久前,第四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上,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数字眼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数字人EYEGPTⅠ(示范数字人)也正式亮相——陈邦董事长以数字分身的形式为大会致辞。

针对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呈现低龄化、深度近视的趋向,爱尔眼科自主研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统,服务了超1800万儿童青少年人群。

针对大规模眼底慢性疾病筛查和管理的迫切需要,爱尔眼科推出了眼健康档案(眼底AI)管理系统,使用高准确率的算法赋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等临床常见致盲眼病风险分析。

6月9日,爱尔眼科新发布一项眼科新技术“眼睑肿物智能筛查工具”,在全方位提升眼睑肿物筛查效率的同时,还有望提早发现眼睑部恶性肿物,为有效诊疗赢得时间。使用者可以通过爱尔眼科互联网医院小程序,进入眼睑肿物智能筛查,2秒即可识别眼睑肿物良恶性,且识别敏感性达88%,经过持续的数据上传,大数据训练,其识别敏感性还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首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皮书正式发布

近年来,爱尔眼科还连续发布《爱尔眼科中国国人眼底病变状况大数据报告》《国人干眼多中心大数据报告》《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等大数据报告,探索我国国人眼疾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等,为眼科业内临床制定规范化、精准化的诊疗流程提供科学依据。

“眼科数字化的最大受益者在基层,数字化让精准医疗成为可能,让我们的服务更贴近大众需求,让我们的管理更加的动态,让技术和知识可以流动起来,改变因地域的不同医疗服务水平的差异。”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全球总裁李力说。

肩负时代新使命:创新驱动,成为推动健康中国的生力军

根据近期发布的年报,2022年爱尔眼科科研领域捷报频传:爱尔眼视光研究所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超广角高速视网膜周边离焦检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成为集团承担的第一个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与湖南省科技厅设立“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金”,爱尔加大开放创新力度;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院士工作站、湖南省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专家工作站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功能持续发力,携手中国科学院承担的智能眼康STS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爱尔眼科将以“创新驱动,科技爱尔”作为指导方针,努力实现三大战略目标:一是要将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到广大城乡县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助推健康中国战略;二是通过打造世界级及国家级的眼科医学中心,切实提高中国眼科医疗技术水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三是通过全球化布局,医、教、研、产、投全面协同发展,推动人类眼科学与视觉科学进步。

责编:徐荣聆

一审:徐荣聆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