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小老师”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6-05 21:09:42

  文/胡娴

  自从儿子上小学后,我一直很烦恼。烦恼他学习不够主动自觉,做事拖拉磨蹭,也烦恼他考试总是不尽如人意。因为这些烦恼,我都开始长出了白发。

  最近一段时间,忽然发现,他有所好转,我下班到家时,他已经在写作业,而且能主动帮忙端菜盛饭,学习上也有了一些进步。我向老师问起他在学校的表现,说好了很多,还说儿子表示要感谢他的好同桌,也就是他的“师父”。原来他们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共同进步,在班里进行“师徒结对”,让“师父”帮助“徒弟”自觉主动学习,改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并把养成的好习惯也带入生活中。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孩子们在互帮互助中还增进了友谊,虽然他们现在还小,可是这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转念想起我的学生时代,思绪回荡,又飘回了那个豆蔻年华。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同一所学校,因为小学成绩尚可一直连任班长至初中毕业,老师厚爱,同学友爱,便天真的以为自己真的很厉害。直到初三,我换了新同桌,是一个新来的不太活泼的女孩子,话不多,刚开始我们交流也很少,我就没有怎么关注过她。直到老师布置了初三学期的第一篇作文,她的文章被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我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我的身边坐着这样一位“高手”。我想跟她取经,她很谦虚,但也没有推脱,她提议我们每周末回去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然后周一回来互换批改。那个时候还是初三的上学期,学业也没有特别繁重,我们依然是通学不寄宿,且每周末一般放假一天半,有足够的时间来写。

  和她约定好以后,我写作文的劲头明显足了。周末一放假,我就开始绞尽脑汁想题目和体裁,生怕输给她。我搬出新华字典,找很多不认识的词语,想方设法把这些生涩难懂的词汇塞入我的文章里面。那一段时间我把字典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有时候一埋头“苦干”就是几小时,我妈还以为我在偷看小说进来房间“突击检查”过。第一周的作文,我自以为写的很不错,我“得意洋洋”地把作文本带到学校和她交换,但在看到她的文章后我顿时傻眼了。她的文章如行云流水,不刻意、不刻板,描写的景象如此生动,令人向往。当时的我十分羞愧,也很后悔自己把作文“扔”到了她的跟前。当我拿回自己的本子时,发现她给我做了好多批注,她帮我改掉了错别字,改掉了堆砌的不恰当词语,还写了一些自己对文章的建议看法。

  在那以后的每一篇文章,我都在认真之余更多了几分谨慎,不再堆砌辞藻,不再乱套乱用,写得多了,渐渐地也就没那么需要查字典了。经她“批注”的地方也越来越少,她给我的赞美鼓励也越来越多。之后的语文考试,老师给我的作文分数高了不少,还经常能被当成范文。那个时候的我,只顾着为自己的进步而开心,却忘了向让我取得长足进步的好友真挚地说一声“谢谢”。

  到县城上高中,学校的报刊上我也能时时发表一些诗和散文,工作后我也参与出版过杂志,陆续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零散的文章,还得过一些征文比赛的奖项。直到孩子说“他要谢谢他的‘师父’”,我才后知后觉,原来正是因为有了那个好友的鞭策和鼓励,才让我在后来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活中不断受益。

  良师难遇,益友难求,我们经常会忽略在学习生活中给过我们帮助的人,因为那些帮助在当下可能不会马上见效,但是长远来看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些他们看似“轻描淡写”或不经意的帮助或点拨,才成就了今后更好的我们。


责编:肖祖华

一审:史学慧

二审:屈新武

三审:禹振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