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良专栏 | 春之野味鱼腥草

    2023-04-10 10:24:21

改革开放后,大地春回,诗社林立。1986年刘多寿先生与周心培、宋笃钦三人成立嘤鸣诗社,任副社长。1997年刘多寿先生与唐绮德、徐先霞、周青山、李绍元、罗学易、张自翔七人成立洛口诗会,为首任会长。1994年刘多寿先生被批准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995年被批准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07年加入世界汉诗学会,任湘潭分会名誉会长。2008年3月20日湘潭县报副刊专版登《“绝句王”刘多寿先生其人其诗》,刊诗文十一篇(首)。出席市文代会,获文学艺术事业荣誉奖,出席县文代会获白石文学艺术事业成果提名奖。2009年被批准为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个人小传载入《湘潭文艺家辞典》诗词楹联卷。

4月7日上午,作为刘多寿先生曾经的学生和晚辈, 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刘敏先生邀请,莲乡诗人郭国亮、张新果,文史专家郭奇志一行造访湘潭县分水乡,前往拜祭刘多寿先生墓地。拜祭完毕,热情好客的主人家打发我一大包鱼腥草,思绪一下又回到故乡,回到了从前。

——题记

(一)

“身子细又小,身穿白衣裳,别看细又小,全身都是宝。”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这就是——鱼腥草。

鱼腥草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越国碰上罕见的荒年,穷苦百姓就靠着这小小的野菜饱腹。唐朝诗人杜牧在安徽宣城游历山水时,见到山涧中的鱼腥草,写下了“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脉”的诗句。

鱼腥草别名多,药用价值也不少,鱼腥草又名侧耳根(折耳根)、臭草、猪鼻孔等,《本草纲目》记载:“其叶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它常生长在村边、田埂、塘边以及山坡背阴处等气候湿润的地方,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别看其苗条瘦小,药用价值可不小呢!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健胃消食等功效,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疮毒等。很多医学典籍中都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说:“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分类草药性》提到:“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医学典籍难能可贵。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鱼腥草中含有的挥发油、鱼腥草素等多种成分,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以及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蛋白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除此之外,大量研究证实,鱼腥草具有抗辐射的作用,不仅适用于空勤人员,也适用于常常接近辐射源的人员,如接触电脑手机、影像CT等人群,常喝鱼腥草茶,可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二)

鱼腥草的叶子像心形,花看起来似乎是四片白色花瓣,其实这四片并非花瓣,而是接近于叶片的“总苞片”,真正的花是中间那根黄绿色的穗,那是由许许多多没有花瓣的雄蕊和雌蕊组成的“花柱”。普通的鱼腥草满大街都是,但有一些变种则深受园艺家欢迎,有的是重瓣的,有的是叶子镶金边或有花斑的,最珍贵的品种是叶子呈现红黄等彩.色,听说欧美人管它叫“变色龙草”。

春雨酣畅,天气微凉。陌上花开,野菜疯长。在醉人的春光中,一边赏春,一边挖野菜,此乐何极。诸多野菜之中,最熟悉最喜爱的莫过于鱼腥草了。

有个谚语:“鱼腥草是个宝,常年挖吃绝不了!”

记得小时候,每当到了鱼腥草茂盛的季节,便常约邻居小伙伴一起去田坎上采摘。家乡的田坎因为土质好,利于鱼腥草的生长,我和小伙伴提着篮子,拿个小铁锹,在微风的吹拂下,寻找鱼腥草的踪影。一眼望去,田坎上冒出星星点点的青绿色叶子,均匀地点缀在土地上,这景象看着十分喜人。小伙伴喜欢吃叶子,我爱吃根,所以他只掐叶,而我往往要挖很深才能找到根。母亲总叮嘱我:“莫把田坎挖垮了哟!”于是,我的手脚变得更温柔了些,轻轻地用手提着根部,然后一点一点地往上拉拽,尽量不破土。

我问母亲:“每年这里长出这么多鱼腥草,是因为你施肥了吗?”母亲说:“鱼腥草都是野生野长的,不要人管。一到时候啊它就自己冒出来了!”我不禁感叹,鱼腥草的生命力真旺盛!正如那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比起温室的花朵,鱼腥草顽强的生命力真令我敬佩,而它的美味,更是让我回味至今。

野生鱼腥草拿回家后要一根一根地摘,母亲每次都要反复用清水漂洗好几次,这种麻烦的过程往往令我失去耐心。洗净后,将鱼腥草切成长条,加入酱油、辣椒粉、盐、味精,再用筷子拌一拌,最后泼一勺热油。一道说不清道不明、却格外迷人的香味就被激发出来了,馋得我是迫不及待地就要吃上一口,母亲却说,还要多腌一会儿,腌入味了更好吃。每次餐桌上但凡有鱼腥草,我都要多吃好几碗米饭。

(三)

鱼腥草,一个自带争议的美食,和榴莲、臭豆腐一样,拥有食客们极端的评价——有人爱之如宝,有人避之不及。在我们老家湘潭县,大多数人懂得欣赏鱼腥草的美味,甚至当它为下饭“神器”。

尤其是春天,鱼腥草的嫩芽是菜倄中的精品,胖乎乎、白生生的嫩芽,像一根根微型的春笋,嫩脆多汁,只要把泥沙洗净,拌上豆油、香醋和红油辣椒,那脆生生地青香味在口中四溢,真是美妙极了。若是用鱼腥草来作垫底菜,无论是凉拌鸡片,还是猪耳朵什么的,在红油辣椒中,那麻辣香脆的感觉,比吃山珍海味都要美。

不过,鱼腥草的巅峰造极的烹饪方式乃是与腊肉同炒。腊肉,蒸熟,切成薄片;姜蒜,切片;青蒜苗、干辣椒筒筒,俱切成段;主角折耳根,手掐成段(必须手掐,刀切损味)。锅上灶,中火,入腊肉片,干煸出油,待肉片微卷便舀出。紧接着,蒜片、姜片,干辣椒筒、花椒籽,一并倒下,猛火爆香。接着,折耳根与腊肉一并下锅,略洒料酒,翻炒片刻,临起锅时,撒入清蒜苗,增色提香。大功告成。腊肉皮微脆而胶糯,瘦肉酥松、肥肉油嫩,折耳根软柔……夹一簇折耳根、一片腊肉,同送进嘴…… 频频下箸,狼吐虎咽,斯文扫地。

到了夏天,鱼腥草的叶有些老气,就把叶摘下来晒干,当作为茶饮,它可是清热解毒良茶和良药,那些爱生疮毒、痱子的人,这侧耳根就是它的救星。

秋冬季节,鱼腥草的根和叶更为老气了,人们仍不嫌弃它,也常把老苗上发出的新叶摘下来拌菜,口感虽觉稍有些缠绵,但清香感更觉浓烈。尤其是用它的根来炖猪肘、猪蹄、鸡爪,那可又是一道滋补好菜了,鱼腥草粉嘟嘟的,不仅是口感好,而消肿除湿的功也不可磨灭。有诗赞曰:

草本全株腥臭味,醇厚温软菜肴慰。

阔卵全缘叶纸质,穗序素雅花鲜微。

蛋白脂肪营养丰,凉拌煎炒调料配。

消痈排脓治热肺,解毒消食疗病胃。

在生命的旅途中,不停地走着,一些事,一些人,总有些会窖藏在记忆的深处,每当触景后翻出就会有无边无际的温暖!或许,让我记起的并不是鱼腥草这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而是那些永远回不来的时光。因为在每一个平凡的光影里,都有值得我珍藏的美好回忆。那些与鱼腥草有关的时光正轻轻地在我心中流淌,总是在我回首的刹那,一片蔚蓝。

文/楚国良 

作者系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曾连续6年被评为《湘潭日报》优秀通讯员,其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特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县域经济报》、《领导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邓执君

三审:陈胜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