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良专栏 | 古桑洲考察行记

    2023-05-19 10:34:47

古桑洲是湘江株洲下游段的一个小洲,岛上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当地居民在千百年前就以种桑养蚕而闻名。由于古桑洲地处市郊,很少有人前去,但这里不仅可以乘船游洲、采摘桑葚,还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早就听说古桑洲桑葚园里的桑葚可以吃了,只是没时间,迟迟未去。俗话说:“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这自然规律好像一直没变过。前面连续几天阴雨天,这几天终于放晴了。阳光普照,春风正柔,怎能错过?

5月14日上午,在湖南省楹联协会理事、湘潭市楹联协会副秘书长、岳塘区诗词楹联协会党支部书记、鼓磉洲罗氏第二十二代嗣孙罗湘龙的陪同下,与莲乡诗人杨孟雄、郭国亮、陈志元、张新果、马斌华、刘敏等人一同造访古桑洲,进行实地考察。

从踏上孤岛那一刻起,跃入眼前的食物和用品几乎全是与桑树有关。过去,只知道桑树结的桑葚成熟后,可以当水果鲜吃。这次去了一趟古桑州桑葚果园,才发现其实桑树浑身都是“宝”,它的吃法远远不止这些,连叶子都是美味。桑叶及其果食到底有哪些吃法?

桑葚叶粑粑,清香又软糯 。岛上村民在古桑洲进出口处,立了一个煎粑粑的火炉子,现做现卖,因为许多人从未吃过这种粑粑,不少人买了尝试。桑葚叶粑粑的做法与艾蒿粑粑的做法如出一辙。先摘取桑树的嫩叶,洗净放入料理机中打碎,再加入糯米粉、白糖、食盐和少许清水和成光滑的面团,然后揪一小块搓成圆球,再压扁成饼状,放入锅中用油慢火煎炸至微枯,美味即成。当地还有人用嫩桑叶煎蛋呢。

桑葚酒是水果酒中的佳品 。桑葚被称为“民间圣果”,在古代曾是皇帝的御用补品。由于桑葚柔软无核,特别容易破损不便保存,用它泡酒喝是常见的加工方式。民间认为,桑葚酒 具有滋补、养身及补血之功效,口感细腻,醇香甘甜,令人回味延绵。

油炸蚕蛹,表面上看与桑树没有多少关系,实际上也是桑树的衍生品,蚕宝宝吃了桑叶的长大,待吐完丝后便变成了蚕蛹。蚕蛹直接油炸口感并不尽如人意,需要先焯一下水,沥干表面水分,再剪成两半,掏出里面的黑芯梗,然后再裹入面粉或者淀粉油炸,这样做出来的油炸蚕蛹香脆好吃。不过对于这道美食,无论它多么美味,有些小伙伴还是不敢吃,特别是女性朋友。

中午,我们在古桑洲一农家乐就餐,姜焖土鸡、桑叶炒鸡蛋都很有特色、味道极好。大家都说,这一趟没白来,既饱览了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又品尝了难得一见的美食。一句话,值!

自然界造物神奇,恩赐给我们很多美味的同时,也安排了许多帮助我们身体健康的东西。桑,算得上非常“神奇”的植物,它一身身兼“补、泄、清、通”四种治法,桑葚补水、桑皮泻火、桑叶清肺、桑枝通筋。

农耕与蚕桑是中国古代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种植历史已有七千多年。桑树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见证了古老的民族淳朴艰苦的生活,成就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大家熟悉的成语“历尽沧桑”和“沧海桑田”,寥寥数字概括了世间万物变迁的规律;词牌名《采桑子》很有韵味,在宋词里常常读到,辛弃疾那首“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描绘了当历尽岁月沧桑,尝遍人生辛酸苦辣,仍能云淡风轻的高尚境界;在毛主席的诗词里,也有一首《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诗词抒发了坚定豪迈的革命情怀,显出一代伟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博大胸怀,读起来充满正能量。

桑,真的能代表一种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能延伸的太多。从日常生活到诗词曲赋,处处都是桑树的身影。有时不知是该感谢土地的神奇,还是该惊艳于古人的情怀,这桑树就这样被他们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情画意,它是远行的游子怅望的故土;它是边塞征夫对家中妻子的怀想,亦是妻子对远在天边,生死未知的丈夫的守望……  

我想,无论岁月怎样变迁,这株平凡的草木都会一如既往守候在人们的身边,乡村有它,浅浅淡淡,此生不悔的守望,它在落日的桥头,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即便我们行至天涯海角,它依旧化作茶水,或是入了药,陪伴你我红尘游走,让孤寂的天涯路途不再那么遥远,不再那么孤单。  

古老的桑树,古老的情感,还有古老的人,都还在。

文/楚国良 

作者系湘潭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四级调研员。曾连续6年被评为《湘潭日报》优秀通讯员,其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特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县域经济报》、《领导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先后主编或参编《晓霞之子》、《今日梅林》、《青山文史》、《响塘文史》和《云湖文史》等多个乡镇文史资料。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邓执君

三审:陈胜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