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锦鲤,大图景——从柳吉观赏鱼产业园看乡村振兴侧记

  华声在线·网站   2023-05-08 09:34:40

既躲开景区的拥挤,也抛开城市的喧嚣,五一小长假便想着回乡下过节。行驶在长沙县黄花镇S207省道上,忽见路旁立着一块招牌,上书“湖南柳吉观赏鱼产业园”,临时起意就带着孩子进园看看,只见园内绿草茵茵,春花朵朵,假山流瀑,大小不一的池子里各色锦鲤嬉戏觅食,不禁令人眼界大开。

(锦鲤养殖基地)

条锦鲤

弄璋鲤,范蠡鱼;跃龙门,化鱼符。有关“锦鲤”的传说,皆是富贵吉祥,往往承载着幸运、美好和祝福。

走进柳吉观赏鱼产业园,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亭台水榭,碧波涟漪,春日暖阳下,正红、金黄、黑白等花纹各异的锦鲤正成群结队、悠闲自得地在水中嬉戏游弋,犹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令人赏心悦目。

“红白”“大正”“昭和”“芥子”“火鲤”“茶鲤”……谈及这一池池锦鲤,产业园的创始人柳国军如数家珍,“这条昭和血统好,前年竞拍的时候我花了好几万,现在肯定在十万以上。这种黑白花纹的叫白写……数十个品种,品相、大小各不相同,售价也不同,价格从几百到数万元不等。”

“这些与我朝夕相处的锦鲤,就是我的‘吉祥物’,更是我的‘致富经’。” 柳国军脸上洋溢着自豪。

1997年,20岁出头的他第一次接触观赏鱼,便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搞出名堂。 “2000年,我历经3年的学习,从借2000块钱开始,在家门口办起了自己的观赏鱼养殖园。”他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市场没打开、顾客不认可,养观赏鱼又当不得吃,20元一条大家都嫌贵。

“但我从不轻言放弃。”柳国军平静地述说着往事。随着养观赏鱼美化居室、陶冶情操的风气逐渐盛行,这条小小的“锦鲤”渐渐游出了“大生意”。终于,他成立了柳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逐步开拓观赏鱼孵化、养殖、销售、售后服务及室内外景观鱼池设计施工等完整产业链服务,并建立观赏鱼孵化中心、观赏鱼养殖基地、湖南农大产学研基地、观赏鱼科普基地、观赏鱼销售平台等产业配套及服务体系,成为湖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服务最优的观赏鱼科技产业园。

如今,这个坐落在黄花镇黄花村杉山组、占地350余亩的产业基地养殖出36个锦鲤品种,年产值超5000万元,全省观赏鱼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这条锦鲤,已经成为长沙县黄花镇名副其实的“富贵鱼”,而柳国军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锦鲤大户”。

(柳吉观赏鱼产业园的风景)

一个 锦囊

养鱼者不在少数,能像柳国军这样的却凤毛麟角。一次意外的走访,记者不仅对他养殖锦鲤跃“农”门有所了解,更对这个“柳庄”的庄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养鱼之所以成功,是努力坚守的结果,更离不开亲人的支持。”谈及这个话题,柳国军十分动情:“父母、妻子、弟弟都在背后支撑着我,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家和万事兴。”他告诉记者,柳吉观赏鱼产业园的日常分工很明确,自己管销售,妻子管财务,父亲管养殖,弟弟管景观鱼池施工队,弟媳管公关,一家人通过“养鱼”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或许因为13岁就外出打工,独自闯荡,他对“父母在,不远游”“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悟比常人要深得多。“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他告诉记者,“我们一大家子早就有约定,永不分家!” 每天清晨,他都去父母床边问声早安,并帮父母穿袜子。村子里的人都说,“家”是柳国军的执念。

“家贫百事哀”。产业做大后,柳国军将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对乡亲们的深情关切。2014年,他捱不过村里的人热切期盼,出任村支书,带领大家脱贫攻坚:通过每家每户上门沟通,他将大伙都纳入园区发展计划,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养观赏鱼,公司免费提供鱼苗、技术并回收成鱼,帮助村民们发展专业养殖,共同致富。

“卧冰求鲤”“涌泉跃鲤”,在“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两个故事与鲤鱼有关,这让柳国军心生“鱼孝耕读”的想法,决定将“上善若水、鱼悦人生”的经营理念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紧密融合,以孝文化为精神内核,和全村人一道践行“鱼水情深、孝道先行”的“乌托邦”式理想。

孝行加义举,在柳国军的感召下,原本就牵挂孩子、揪心父母的村民们也就不再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创业的信心更足了。“我要让在外打拼的游子都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尽孝道,让村子里的父老乡亲都享受天伦之乐,” 柳国军不无骄傲地自称,“这算得上一个锦囊妙计!”

(池塘里锦鲤嬉戏)

在村支书任上,柳国军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乡村建设自掏腰包不说,自家企业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这样的村支书去哪里找?全村上下老小都服他!解决大大小小上百件村里事、村民事之后,他深知唯有让乡亲们的口袋“鼓起来”、精神“富起来”,生活才能真正“好起来”。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旅,既带动村民共同经营、共同富裕,又不耽误自家企业的发展?在锦鲤“附体”之下,柳国军开始在心中绘制一张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他果断辞去了村支书,紧接着就抛出“民宅提升行动”计划:盘活村民宅基地,全面修缮民居,采取园区与农户共建模式,针对每家每户的经营意愿和特长,将园区内的21座民宅打造成民宿、特色饭庄、养生馆、茶馆、道文化馆、谷酒酿造馆、水族器材加工厂、有机蔬菜体验馆等;同时支持园区外的25座民宅搞观赏鱼销售、餐饮服务,形成商业街。很快,农家KTV、瑜伽馆、特色餐饮小吃等自营门店纷纷开张,一条以“观赏鱼”带动周边吃、住、游、娱的特色产业链初具雏形。

“产业园只做规划引导,所有门店都由居民自己经营,收入也归各家所有。疫情过去了,游客量不断攀升,估摸着今年每户最少也能挣20万元以上。”柳国军点开手机里的一份文件《柳吉观赏鱼休闲观光园规划设计方案》,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他将全组186个村民都“召回”家乡,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打造一个集农业养殖、旅游观光、研学培训、科普实践、休闲康养多位一体的乡村文旅新形态,让小小锦鲤“游出”产业园,激活乡村振兴这池“春水”。

如今,一个500多亩的观赏鱼休闲观光园正在省城长沙东郊的黄花镇呼之欲出,既丰富了消费新业态,增添了消费新体验,又促进了特色田园、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驶入了“快车道”。

临走前,一位正在“鱼乐园”锦鲤池畔高歌的大姐得知我是在采访,忍不住插了句:“我们杉山组46户人家全都围着这个园区转,村里人气旺了,产业火了,日子甜了,自觉守孝、循礼、向善的风气也渐渐浓了。”这话说得洋气,令人刮目。(王亚奇)

责编:达庆玙

一审:达庆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