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家校合力,共育时代新人

  科教新报   2023-05-06 23:15:30

耒阳一中党委书记 邓玉明

耒阳一中教师 陈丽珍 杨倩 

孩子的成长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培育的结果。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学校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也需要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在高中教育全面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新背景下,耒阳一中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精神,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着力从“家庭、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精准施策,凝聚家校合力,激活学生潜能,育好时代新人。  

一是积极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基础性作用,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首先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特别是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充满正气的良好家风,让孩子在文化浓郁、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其次,家长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坚持“育人第一、健康第一、人格第一”,走出“攀比思维、分数思维、抢跑思维、过度学习”的误区,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家长要高度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安全成长、全面成长,尊重、欣赏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妥善引导孩子不断完善自己,引导孩子在悦纳自己的同时,懂得欣赏别人、珍爱生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融入社会。第四,家长要与时俱进、自我提升,密切家校联系,主动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做孩子的好榜样。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般来说,父母时常阅读,孩子也会向往博学多闻;父母爱运动,孩子也会爱锻炼;父母真心陪伴家人、善待万事万物,孩子也能在耳濡目染中善待他人,走向幸福人生。

二是全面发挥学校育人的主导性作用。学校是孩子接受系统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学校科学、系统而又全面的专业教育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起着主导性作用。学校要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德育为首,把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追求,把立德树人、推进德育工作改革和创新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遵循,落实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系统掌握高中课程知识体系,提高学科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学科拓展类”“社团活动类”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开辟渠道,搭设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最终目的都是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学校和家庭都应重视学生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要在树立远大理想方面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自觉将美好的青春与伟大的时代同步,将“青春小我”融入“时代大我”,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融合起来,自强不息,砥砺奋斗,努力成为“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精神高贵”的时代新人。学生要在引爆潜能方面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人的潜能是无穷的,教育的本质是把学生潜在的素质由内而外引发出来,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参与、自主实践、自主发展,不断超越自我,要坚持修身养德、不断完善品格修养,坚持勤思乐学、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坚持实践探索、不断练就过硬本领,坚持积极锻炼、不断强健身心体魄,坚持艺术涵泳、不断提升艺术素养,真正实现自主发展。学生要在幸福生活方面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学会做事,用善始善终的态度认真对待和处理各种事务;要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向上的人生态度,具备良好教养的人格品质和积极阳光的心理品质;要学会相处,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尊重和包容他人,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学会学习,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本人、学段和学科实际,选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有效提高效果;要学会生存,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自我强化安全意识,牢记安全责任,掌握安全知识,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心理隐患、防电诈、防毒品、防交通安全事故、防食品安全事故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孩子是家庭、学校共同的事业。不断增强家校共育意识,丰富家校共育知识,创新家校共育形式,拓宽家校共育渠道,密切学校家庭联系,提高家校共育能力,共担家校共育使命,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孩子、家庭、学校、教育的未来定将更加美好。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