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艺术,要说“懂”字不容易

朱长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5-04 16:00:06

作者 |朱长元 (资深媒体人,收藏家,独立艺术评论家,国际艺术经纪人)

我之前写了一篇《懂艺术是将来最富有的人》,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来看,我有足够多的理由,足够多的事实,来说明我的“懂艺术是将来最富有的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但其中我又引用了不少画家时常会说的一句话:许多画家并不懂艺术。结果引起了少许的争议。

画家究竟懂不懂艺术?如果角度不一样,有一点点争议也就难免了。说到懂艺术,在艺术市场上,大多数人对艺术的认知和欣赏,与画家们所认为的艺术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一幅画,作为非画家的买家,他尽管喜欢,尽管觉得“漂亮”,但他不可能非常专业的对画作出孰好孰坏的标准性评判。

我们说的懂艺术,是不是一定要用艺术的各种要素来一一对标一幅画,是不是一定要用这些标准要素来进行一番增减分之后,最终根据总分的高低来对画的好或不好作出排序?学术是值得尊重的,不过市场未必就会认同专业人士眼中的学术;学术是滞后的,在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学术研究往往会晚于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

更何况我们说的学术,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学术还有一种隐形的“霸权”,学术还有自己的圈子。艺术市场之所以会出现简单粗暴挑战学术的现象,因为市场遵循的法则,是看究竟有多少人喜欢,画,最初就是诞生于人们的喜欢之中。对于没人喜欢的画,谈再多的学术都是没用的。就像五一假期,组织了30个学者,花了半年时间,出了100套方案,最终解决的只是一个在市场看来用半天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一样,市场不讲学究气,它讲的是艺术与市场相符合的实际效果。

美国涂鸦画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画,从卖十几美元,到1.1亿美元成交,他的画,现在几乎没有低于1000万的。这期间,他的这些画并没有出现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而且在绝大多数画家看来,巴斯奎特根本就不会画画,他算不上是自己的同行。市场难道就真的不懂艺术吗?资金难道就真的会无缘无故的去追逐一个不会画画的业余“画家”吗?

用不一样的标准,产生的结果也会不一样。画家可以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去画画,也可以认为自己画的画比谁都要画得好。反过来,别人是不是认同,市场是不是认可,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那就是市场的事情了。

一个画家,如果只是按照艺术既定的标准、对着框框去照本宣科的进行创作,究竟还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有多少能够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

同样,当时黄宾虹的画也曾为诸多同行不认可,甚至于他将自己画的画送给学生,学生也不想要;他去世后,家属要把他的画捐出去,没有一家单位肯接受,结果还是有关方面领导打了招呼,才有单位勉强拿了下来。后来怎么样?还是市场达成了共识,认为黄宾虹的画好。市场火了,学术也开始对他进行了种种事后的研究。

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市场确实也会有偏离讲艺术的事情发生,但是艺术市场的基础是艺术,其本质是通过资金来体现艺术的价值。没有艺术的存在,就不可能出现艺术市场这样的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评判艺术的价值上,市场与学术始终都会有分歧,对于艺术,市场有市场的懂法,你不能说学术上的懂一定对,市场上的懂就一定不对。学术与市场本来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同一条路。

我说的“懂艺术是将来最富有的人”的“懂”字,是要站在市场的角度懂艺术,而不是画家与画家之间,吹毛求疵的只看到别的画家所画的画这儿不好,那儿不足。没有一个画家的画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缺点”也是画的一种美,画的一种风格。如果每一位画家画的都是那种完美的画了,艺术市场就不好玩了,就没有故事好讲了。

有时候被人贬低的画在市场上冒岀头来了。那是因为有人懂它其中的艺术,也有人敢买这样的画。说这样的懂是“三脚猫”也好,“两脚猫”也罢,应该说,市场上的懂艺术,还是有它的自然法则的,而将来最富有的人,是要具有那种将艺术与市场结合起来的懂,而既不能一味的就艺术而艺术,又不能一味的就市场而市场。

责编:宁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