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坦渡镇大和村:用古诗词拥抱新生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4-24 11:33:1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4日讯(通讯员 徐铁)近日,走进临湘市坦渡镇大和村,村口“扛起锄头种田,放下锄头写诗”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从沿途的文化长廊、诗联学堂、道德讲堂到家家户户门前用诗词写的家风家训,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临湘市坦渡镇大和村诗词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书画之乡的美誉。全村3103人,读诗、学诗、写诗的超过800人,比例达25%。近年来,该村深挖独特禀赋、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不断深化、内化、转化诗词内涵,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成效喜人。

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大和村因地制宜制定“一线两点三结合”的发展思路,投入200万元,打造沿线观诗带、文化讲堂、诗联学堂、活动中心等高标准阵地,为村民“扛起锄头种田、放下锄头写诗”提供了高质量场所,依托阵地经常性组织开展理论宣讲、道德提升、文化交流等各类活动,传统文化魅力再现,并在持续释放虹吸效应,吸引本村及其他镇村老百姓、爱好者慕名加入,擦亮了“诗词大和村、文化大赶集”的特色品牌。

该村讲学堂每周一课,不分年龄、性别、身份,有意者进,目前每周固定参加人员达50余人,流动学员超过100人,年龄最小的仅9岁,课均创作诗词十余首。同时注重激发创作者积极性,对呼声高、质量好的作品每月更新至沿线展板、每年收录至本土期刊,并不定期进行集中展览。目前,该村自主创作、编印了《石桥流韵》《潘河风韵》等40多本诗词联集,共收录诗联3800余首(副),一批反映生活、讴歌历史、激励人心的精品力作得到群众高度喜爱,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转变着群众的观念。

过去,大和村讲排场、比阔气现象突出,打牌赌博、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人情往来负担重、社会治理压力大。在诗词文化的浸润下,户户以诗词定家训、人人用行动守家规,乡风民风明显向好转变,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文明风尚遍地铺开,群众自发创作的“没有·多了歌”广为传唱,“矛盾纠纷没有了、邻里互助更多了;乱扔乱放没有了、文明习惯更多了...”成为大和村的生动写照。

乡风文明、民风淳朴,文化活动热烈、氛围浓厚,大和村名声在外,每到盛会,数以百计的人赶赴而来,畅游诗山文海。以此为契机,大和村认真调研市场需求、找准市场脉络,精准把握各类人群“痛点”,推出诗词游、研学游、乡村游、农耕游等各类文旅套餐,通过一站式、沉浸式、互动式文旅体验,更多人“来了以后不想走、走了以后还想来”。今年来,大和村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带动诗词书画文化产品以及山货土味等本土特产走出大山,创收超过90万元,诗词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有机统一、互相转化。看得见实实在在的效益,一些原本迫于生计“弃文从商”的年轻人又回到了家乡,一批批“文化秧苗”茁壮成长,传统诗词文化势必焕发新春!

责编:刘宇丽

一审:刘宇丽

二审:许德军

三审:丁会云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