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湖南日报   2023-04-06 12:14:27

核心提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立足中国、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钟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厘清其价值意蕴,把握前进的方向与实践路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关系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等科学结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生态伦理智慧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涵养了根基,其中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衍不绝的重要原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揭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原创性概念,强调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取之有度,表达了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丰富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道路,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质朴睿智的自然观。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立足中国、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从国情出发的现实选择。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较为突出。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追求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发展理性建立在生态理性基础之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与艰难之处在于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也是对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反驳和超越,必须改变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发展观,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道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所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会减缓经济增速,而是会给社会创造巨大收益。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国家义务。“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置身事外。面对生态环境挑战时,发达国家应摒弃零和博弈的霸权思维,杜绝发展“规锁”、转嫁生态危机,国际社会应携手建构尊崇自然和绿色发展的经济体系,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当前,我国已步入改革攻坚期,必须坚定不移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生态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生态力量。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是抓住四个结构调整关键。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能;提高铁路、海路运输的承载能力,鼓励公路运输新能源化;增强城镇用地的再开发,严控农村土地建设用地规模,注重通过减少对自然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来实现经济发展。二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转变粗放、过度开发的资源利用方式,全面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循环发展;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健全农业绿色生态支持体系,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三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民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促进生活和消费模式向简约低碳方向转变;以点带面推进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社区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结合区域生态特色、产业特征、文化水平、民俗风貌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确保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到实处。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一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打好重点江河湖库保护修复攻坚战,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二是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治理与修复;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三是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建构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健全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后的评估机制和公众健康影响评估制度;有力保障水安全、生物安全、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物防治。四是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理,着力解决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足问题;坚持多方共治,明晰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权责,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让法规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速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规划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城镇留白、增绿、添红、加蓝;严格控制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风险,防止各类生态环境风险扩散失控。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领域中长期规划,加大执法和监察力度;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物种保护空间体系;开展濒危动植物专项调查救治,构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三是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重点林业工程和草原保护工程修复工程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四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明确产权主体;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上持续突破,让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者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推动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二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三是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协同发力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海洋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发展绿色伙伴关系;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供促进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肖静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