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周刊·悦读丨学习曾国藩 提升领导力

朱玉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24 08:30:34

  

  朱玉强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毛泽东曾评价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不懂军事,却能在短时间内,把湘军由一群草根起家的乌合之众,打造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凝聚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令人折服的领导力是什么?又是如何打造的呢?对此,北京大学管理学教授宫玉振在《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一书中,做了翔实、客观和严谨的解读。

  曾国藩自评“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虽资质平凡,但他却在“平凡”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困勉”“拙诚”的功夫。所谓“困勉”,就是一步步从艰苦中勉力做出。而“拙诚”,就是做事做人不存投机取巧之心,一步步地做,实实在在地做。曾国藩认为“天道忌巧”,他相信 “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上述“困勉”“拙诚”的功夫。

  曾国藩“困勉”“拙诚”的功夫体现在军事上就是“扎硬寨,打死仗”。据作者介绍,在行军过程中,湘军最重视的就是扎营。曾国藩规定,湘军每到一处安营,“无论风雨寒暑,队伍一到,立刻修挖墙濠”,要求一个时辰内建成坚固的营寨,完成之前,绝对不许休息。曾国藩说:“虽仅一宿,亦须为坚不可拔之计”。湘军这种扎营的笨功夫,其实最早是跟对手太平军学的。但是后来太平军筑垒掘壕,一天比一天潦草。而湘军筑垒掘壕,则一天比一天扎实。曾国藩发现这一现象以后非常高兴,认为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力量消长。曾国藩曾说:“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曾国藩的很多言论既是高瞻远瞩的处事纲领,也是具体行动的人生指南。作者从曾国藩所总结出来的大量关于领导力的要诀中,选取了其中的十二个字: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并结合曾国藩的事例及现代管理实践,揭示了在中国情境下领导力的实质、内涵。简单地说,这十二个字的含义是:重,厚重、稳重;耐,耐烦、耐心;浑,浑含、浑厚;明,明白、清醒;辣,泼辣、果断;慎,谨慎、自制;勤,勤奋、勤恳;实,扎实、朴实;暇,空闲、从容;裕,宽裕、坦荡;恕,恕道、宽容;强,倔强、刚强。正如作者所说,这十二个字,其实就是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遵循的十二条基本原则,或者说领导力修炼的十二个纲目。

  以“耐”字为例。“耐”,就是耐烦,就是耐得住烦躁、控制好情绪、调整好心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情绪管理。正如作者所说,领导者是跟人打交道的,领导者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些话不想说,有些人不想见,有些事不想做,有些场合不想出席,但是你又必须说,必须见,必须做,必须出席。所以领导者会经常处于烦躁的状态。像很多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却经常因为某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无法正常推进。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于领导者来说,尤其如此。对此,曾国藩曾说:“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若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在曾国藩看来,一个领导者最忌讳的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轻易地发牢骚,尤其向下属、客户和合作方传递消极的情绪,更是领导者的大忌。

  对于领导者来说,该书用上述十二个字阐述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领导艺术,而今天的我们可能很难完全做到这十二个字,但正如作者所说:这十二个字就像一面面镜子一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宫玉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编:廖慧文

一审:曾衡林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