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周刊·艺风丨走近溪州铜柱

梁厚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24 08:14:07

梁厚能

拜读九十岁高龄的湘西书法家林时九老先生《自述编年》,得知溪州铜柱从酉水河畔的会溪坪迁往王村的一些细节。我突然产生了再次去王村拜谒溪州铜柱的念头。

记得初见溪州铜柱,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大导演谢晋正在拍摄电影《芙蓉镇》。在王村籍胡姓同学的带领下,我们十多位同学从吉首坐火车到古丈罗依溪,再坐船而下去王村,如愿地看见了谢晋、刘晓庆和刚出道的男主角姜文。胡同学为尽地主之谊,带我们去看一件稀世国宝——溪州铜柱。当时的溪州铜柱立于花果山上。我们来到山顶的铜柱亭,见到这一千多年前的宝物,无不发出惊叹。站在铜柱前阅读上面的铭文,因其文字古奥,又无标点,且有很多异体字,读起来半懂不懂。

几十年后,故地重游,王村已不是当年那个寂寂无闻的小镇,早因那部电影闻名遐迩,也改名为芙蓉镇了,近年还成为网红打卡之地。为了利于保护,铜柱已从花果山迁到石板街旁的溪州铜柱博物馆。

走进装饰一新的博物馆,只见铜柱矗立在博物馆的大厅中央,铜柱被玻璃罩着,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淡淡的幽光。与我多年前所见到的一样,铜柱依然精纯光润,表面毫无剥蚀磨损的痕迹,铭文字迹清晰可辨,散发出无穷的书法艺术魅力,吸引我来回观摩。

回家后,我用放大镜观察照片和微缩的铜柱复制品,反复阅读上面的文字,并开始查阅有关史料,了解铜柱的历史背景。

溪州铜柱,因永顺古称溪州而得名。民国版《永顺县志》有如下记载:“溪州铜柱,柱高398厘米,入土199厘米,八棱稍圆,中空,相传内实矩古钱,上覆铜顶。”“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铭誓状于上,立之于溪州。”

(溪州铜柱及局部铭文。)

溪州铜柱这一国宝,是一场撼天摇地的历史战争的缩影,承载了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记忆。后晋天福四年(939),溪州刺史彭士愁联络锦、奖等州发兵攻打辰、澧二州,发动了土家族历史上著名的溪州之战。楚王马希范率万余步卒讨伐,彭兵败。后彭马会盟于溪州境内的会溪坪,订下了和睦相处等众多条约和誓盟,并出金花银铸造铜柱立界,把盟约条款镌于铜柱之上。1961年,溪州铜柱与长城、故宫等一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文物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不知为何,古往今来,人们对铜柱的文物价值评价极高,著述颇丰,而对其书法价值论及的可谓少之又少,所见的文献大多语焉不详。前人对铭文书法的零星评价有,民国《永顺县志》说:“虽未题书人姓名,而笔力遒劲,雅堪宝贵。至空处衔名书法偏倚,任意挥写,多悖于六书,前清大儒定为宋人所刻,诚不为谬。”“五十三人衔名散题各行之下空处,字迹俱不端正,大小亦不整齐,恐皆后人续刻。”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说“溪州铜柱记文空虚,多羼入宋人题名,字迹较劣。”从以上评价可以看出,对后晋原刻书法评价高,对宋人补刻评价低。林时九先生在他的《自述编年》中说:“柱上刻‘复溪州铜柱记’二千余字,楷书,字体秀丽。”

溪州铜柱,作为一件国宝级文物,其蕴含的政治、历史、文化、社会、民族、军事等方面意义,已有很多学者研究,其成果笔者不再赘述。在这里,笔者单从书法的视角,谈谈我的一管之见。

首先看看它的书法特点。通过反复研读铭文,我发现,铭文皆为阴刻,后晋所刻文字为楷书,有颜柳之韵,但又别有风骨。北宋所补刻之文字,似行似楷,多有行书的结构和笔意。笔画粗细变化不大,笔力遒劲秀丽。字体结构萧散古拙,率真硬朗,气度典雅,大小参差错落,欹正相生,奇姿尽现,各显其态。章法排列有行无列,长短不一,疏密相间,虽无意安排,却又自然天成。纵观整个铭文,感觉就是一幅八条屏书法作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

(夜色中的永顺县芙蓉镇美不胜收。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另外,溪州铜柱是研究五代十国书法的重要物证。从中国书法史来看,五代十国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六十来年时间里,王朝频繁更迭。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在唐宋前后两座巍然的书法高峰前,是一个低谷。尽管有一位特立独行的“杨风子”(杨凝式)孤独地高举着一面大旗,但其他人难以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总体的沉寂,使得五代十国在中国书法史上往往被忽略。这一时期留下的书法作品非常少,现在人们能列举出的不外乎杨凝式的《韭花帖》而已。在此背景下,溪州铜柱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能够在湘西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保存下来,的确难能可贵,为研究五代十国书法提供了重要史料。只不过,目前对其书法的研究还未起步。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溪州铜柱书法会有在中国书法史上大放异彩的一天。人们论及五代十国书法,在谈到杨凝式的《韭花帖》时,也会谈到湘西的溪州铜柱。

从湘西书法史来看,现在人们能够见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最早的是在龙山里耶古城遗址出土的三万余枚秦简,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其次应为距今一千多年的溪州铜柱了。两者同属官署文书范畴,虽时代不同,书体有别,但各有千秋,同是湘西书法史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

如前所说,铜柱的铭文为颜柳楷体,但与法度森严的唐楷相比,因灵活多变已有了新的面目。时下学书者大多学唐楷、魏碑或二王,如有人独具慧眼,专攻铜柱体书法,或能为时下书坛吹来一股清风。

责编:廖慧文

一审:刘瀚潞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