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持续推动扁平化治理改革走深走实—— 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守护社区万家灯火

王铭   中国社会报   2023-03-13 21:21: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去年以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首创精神,在不改变原有体制、机构编制前提下,创新推出扁平化治理改革,以赋权明责、整合增效为路径,强化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探索治理清单化、精简化、精细化、多元化、智慧化实践,让群众同享发展成果、共创幸福生活。

雨湖区是湘潭市的老城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雨湖区委书记段伟长表示,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雨湖区必须做到“群众有所盼,治理有所为;发展有所需,治理有所行”。依托扁平化治理改革破除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机制、下沉治理重心、整合职能力量,构建起职能清晰、权责一致、运转顺畅、保障有力、智能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党建引领力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经济活跃度上升,矛盾纠纷下降、风险隐患下降、行政成本下降的基层治理“三升三降”目标。

破除层级限定 推动服务下沉一线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才能更好地守护社区万家灯火。”这是雨湖区扁平化治理改革让区直部门、街道、社区回归为民服务本质的初心。去年以来,雨湖区破除层级限定,打破“二传手”“中转站”隐性环节,通过将服务窗口、服务人员下沉一线,让“上面千条线”有了更坚实的落地落实基础。

改革从划分区块入手。雨湖区按照“全域覆盖、地缘相近、便于治理”的原则,以每个区块覆盖350户左右为标准,将全区优化为326个区块,消除“插花两不管地带”68个。同时,在不改变机构和体制的基础上,将街道内设机构整合为综合协调中心、区块服务中心、快速处置中心三个平台,并集合城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道快速处置中心,形成闭环管理。

窑湾街道办事处主任林滔涛介绍,他们整合机构、优化队伍、推动自治,将服务端口前移延伸,把街道政务大厅和5个社区的服务大厅进行整合,打造街社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梳理“一站式”办理事项40个,对低保申请等15项高频事项提供帮代办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再社区、街道两头跑。

区块治理员上接街道的中心平台下连区块内的居民,从“专科管家”变成“全科管家”。去年4月,窑湾街道应急站工作人员潘有为全脱产成为街道7号区块治理员后,有了“窑湾小灵通”这个形象贴切的称呼。“经过综合业务培训,我迅速下沉到小区楼栋、居民家中。除了不断学习,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更快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潘有为对记者说,“区块内的居民联系我后,各项事务就会从我这个口径进出,通过与后台的中心办公人员直接对接进行办理,真正做到了身入心到、效率提升、服务更优。”

数据赋能让扁平化治理更精准高效。雨湖区将综治、民政、人社、区“无证明城市”等平台信息资源以及“雪亮工程”、社会监控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建立“千年雨湖”政务微信协同办公系统,运行区块事件处置(一呼即应)工作机制,定向添加居民好友32.4万多人,让干部及区块治理员运用该系统进行即时通信、视频会议、事件处置等智慧化办公,打造了智慧办公“升级版”和干群线上“会客厅”。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多元共治力量

持续推动扁平化治理改革走深走实,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雨湖区深化党建、综治、自治、服务“四网融合”,打造党建引领下的“1+N+1”扁平化治理体系,即每个区块配备1名治理员、N名协理员(联点干部、党小组长、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等)和1名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共同了解社情民意、处置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以党建引领为统揽凝聚的多元共治力量,直击基层治理难匹配、难动员等短板弱项。万楼街道建强区块党小组,整合区块内小区公共资源,打造集党员活动、议事调解、民情传递等功能为一体的议事厅,让居民群众了解物业管理运行情况和社区综合治理情况。同时,梳理群众需求清单,尤其对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出行不便的居民,开展党员志愿者点对点服务,将居民群众的心声变成了掌声。

昭潭街道立足扁平化治理,将党员、楼栋长、物管服务人员、业主代表等分散于各条线、不同组织的力量组织起来,在原有355名协理员的基础上招募居民中的“高人”“能人”,新增258名居民代表,推动在职党员、居民骨干就近对辖区内孤寡老人、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重点结对,实现“一片一组一代表”,区块末端服务全覆盖。辖区宝丰街社区的天骄公寓是无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居民代表姜述强定期为小区绿化带浇水,主动承担公寓楼道保洁,定期巡查消防灭火器。在他的影响下,居民不仅自发承担楼道清扫工作,还主动参与街道、社区治理,真正体现了“邻里一家亲,有事您说话”。

厚民生、暖民心,面对面、解难题。如今,雨湖区通过打造“窑湾红”“活力城正”“青春万楼”“家园党建”“五彩雨湖”等“一街一品”的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三级干部进区块”为民办实事活动,高效办结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助推群众生活品质提升。

激发内生动力 力促共建共治共享

基层治理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雨湖区在推进扁平化治理改革中,激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和受益者。

窑湾街道推出“四分议事”工作机制,通过分类归口列清单、分级协商订方案、分责办理明主体、分时评估促闭环的四步流程,推动“大事联办、小事共办”。辖区内龙子巷社区的民主新村小区,是一个开放式无物业的老旧小区,有居民672户,户外拉线充电、电动摩托车堵塞单元楼道口的现象很普遍,导致居民生活面临严重安全隐患。社区在征求居民意见后,决定修建一处智能充电停车区。经过协商,居民统一意见,改造小区内最大的一块绿化带以提供足够空间,再由联点共建单位给予资金支持。不到一个月,就彻底解决了居民充电难的问题。

城正街街道洗脚桥社区设立红色驿站、邻里中心、民情议事厅、民情恳谈会等家门口的服务站,形成居民群众从“站着看”到“一起干”的良好氛围。社区党总支书记尹晓琦介绍,社区积极开展“睦邻家园”建设,将847名社区志愿者分成7支志愿服务队伍,服务红培课堂、书香文明、美好家园等社区人文品牌塑造,不仅让红色教育更生动、更鲜活,更增进了居民间的了解交流,让邻里不再是“熟悉的陌生人”。

雨湖路街道古梁巷社区天隆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是一个无物业管理、无开发商负责、无业委会的小区。社区组织责任心强的党员成立“邱哥工作室”志愿服务组织,帮助社区收集相关资料,助力社区申报老危楼修缮改造项目,开展公共设施维护、上门修理等服务,让小区运转有了“主心骨”。

据统计,雨湖区已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52家,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驿站52个,注册志愿者8万余名,组建志愿服务队200余支,基层治理活力源源不断。雨湖区民政局局长干建晖介绍说:“我们聚合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充分激活社区自治功能,依法厘清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权责边界,建立‘民情恳谈会’‘民间夜话’‘周末议事会’‘居民议事亭’等议事协商平台,全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让基层治理成效可见、可触、可感。”

责编:杨鸿雁

来源:中国社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