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家山》——王跃文《家山》湘西分享会记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2-26 20:18:34

主持人:诗人  湘西梅子

主讲嘉宾: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田茂军

对谈嘉宾: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文敏

吉首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专业主任 王作剩

特邀嘉宾:苗族民歌传承人  龙仙娥

对谈地点:乾州古城半亩方塘


田茂军:《家山》是湖南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先生最近出版的新作。这部作品的销售量位列2023年1月文学类畅销书书籍榜首。2022年12月份一经出版,首印5万册就销售一空。

关于作者王跃文老师的创作,个人以其代表作为例,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九十年代,代表作是《国画》,被誉为“官场文学的滥殇”,其创作特色可归入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审美范畴。王个人并不认同“官场文学”的界定。这部书换个角度看,主要描写了知识分子在官场的挣扎、无奈以及良知和坚守。

第二个时期是进入2000年之后,2012年推出的中篇小说《漫水》,2014年获鲁迅文学奖。其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塑造,文学审美的表达,与以往王跃文的创作相比,风格大为不同,给读者带来新的惊喜。原来王跃文还可以写出如此田园牧歌、抒情细腻的作品啊!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文学话语呈现。

第三个时期即《漫水》之后的2022年,十年磨一剑,重磅推出新作《家山》,此书洋洋54万字,近700个页面,真可谓王氏巨著,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本书主要讲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发生在一个名叫沙湾村的近百年的历史风云,描绘了上百人各阶层各色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以陈姓大家族佑德公、远逸公两个大家庭为中心,延伸至陈氏其他人物以及沙湾村以外的一些村庄的人物故事和传奇。这本书结构明晰,情节曲折,叙事从容,节奏舒缓,张驰有度。语言运用上大量使用地方语言,如俗语、歇后语和民间谚语,俯拾皆是,生动活泼。

书中大大小小人物有上百人,塑造的主要人物皆栩栩如生,特别擅长人物的心理及行动描写,在情节冲突中展示人物个性。女性形象尤为突出。其中配角以桃香最为出彩,她性格泼辣大胆,具有乡村妇女朴实豪放之气,又有旧礼教束缚下的顽固、愚昧之处。比如她为沙湾村打官司,在县衙义正辞严,口若悬河的杰出表现,可谓一绝。她又坚持要给女儿月桂包小脚,害怕女儿大脚嫁不出去。

该书还塑造了民国时期二十年代末一批立志报国,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其中有中共地下党员,国民政府中践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地方官员。该书尾声写到了建国后女主人公之一的贞一从台湾回到故乡沙湾定居,又用跨世纪的一个镜头,将历史用一封书信的方式,穿越时空,将历史翻阅至21世纪的当下。总之,《家山》是一部当代文学佳作,值得关注,值得阅读。

对话

田茂军:王跃文以前的《大清相国》搬上了话剧舞台。《家山》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可能性怎么样?

王作剩:在谈《家山》能否改编成影视剧这一问题之前,我先简单陈述下影视改编史。电影诞生100多年来,电影与文学,特别是与小说的关系便十分紧密,文学为电影这一第七艺术媒介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电影也同样传播了文学。张艺谋、陈凯歌等中国第五代导演便十分青睐改编当代文学作品,而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等被成功改编成电影后,原作得到更大的传播,作家从而更具社会知名度。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文学作品再次成为热门改编对象。不过,我们应该清楚,与个人写作不同,影视剧制作是群体性营利行为,影视剧改编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部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改编成影视剧,需要考虑到五大元素:1、作者;2、文本;3、传媒企业;4、受众;5、政府。

第一大元素——作者。需要从两个层面考虑。第一,作者是否知名并用有一定受众。知名度越高,受众越多,被改编的可能性越大。第二,作者是否愿意自己的作品被改编。王跃文老师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具有庞大的读者群,而他也曾经做过《龙镖》的编剧,《大清相国》《爱历元年》等影视剧也在制作中。因此,从这一点看,《家山》是有可能改编成影视剧的。

第二大元素:文本。文本不仅决定了能否改编成影视剧,而且决定了是改编成电视剧或者是电影还是短视频等。《家山》的文本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地域特色显著,内容厚重,第二,大量运用方言土语,第三,时间跨度为20世纪上半叶,属于年代小说。如果改编成影视剧,便面临着受众的接受、方言的处理等问题。单从这一点看,《家山》的改编难度大。

第三大元素——传媒。即是否有传媒企业愿意投资拍摄、制作,导演、编剧、演员等能否充分读懂《家山》这本书、能否成功影视化。鉴于当前的影视环境,投资如此严肃的影视剧,传媒企业需要一定的魄力。

第四大元素——受众。影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便需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度。如今的影视受众,是否对1949年之前的这段历史感兴趣,能否引发共情,都是一个未知数,需要充分的市场调研。第五大元素——政府。影视剧应该传播主流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家山》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革命叙事,有人性,是符合政府预期的。综上五点来看,我认为《家山》的影视剧改编是有价值的,也是有可能的,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田茂军:谢谢作剩博士。我想请教陈文敏博士,你怎么看待《家山》迅速成为畅销书的现象?

陈文敏:首先,我个人认为,王跃文老师的《家山》书名非常智慧,与他获鲁迅文学奖的《漫水》形成一个对应关系。

“山”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地理形态,与海洋相比,它的包容性、丰富性很强,云山雾罩,层层叠叠,有着非常迷人的复杂性。山谷是具有阴性而且神秘的场所,是对人类的一种包容或庇护;而“家山”让我们想到故乡的山,联想到家文化、家国之问的文化内涵。

其次,《家山》这本书看上去是地方志写作,但其实它织就了一张巨大又细密的网,兜住了中国的根性文化与人间情义,是一种文化寻根。方言写作极为主体化、个人风格化强烈,溆浦话不仅当地人能得到很大认同,同时也能跟大湘西、重庆、成都、贵州等西南官话片区达成认同,读起来很有意趣,作者试图建立“恋地情结”基础之上的乡村共同体。再次,感觉这本鸿篇巨制能映射出当前现代性进程中人们的精神困顿。

正如人类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用的一对比喻:他用“柴火捆”来描述西方社会的格局,一根根的柴火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同时又有很清晰的边界;费老用“涟漪”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在《家山》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从转型社会学的视角而言,社会学家孙立平在他的“社会断裂三部曲”中用断裂、失衡、博弈来形容9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后、城乡日渐分立、乡村逐渐处于被抛弃的那种状态,全球化和现代性是传统文化不断消解的时代,但我们看到,体现在《家山》中还有一些温情的、道义的、诚恳的、信任的、人性的东西以及家国情怀。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改善的不应该只是乡村的器物文化,也应该是内部的改变,传统文化中美好的、根与魂的一些东西依然需要保留,因此我觉得《家山》的思想价值很是独特,是对现代性进程中负面那部分东西的反拨。

田茂军:从思想价值来看,这本书还有一个隐喻处,就是对于现实的隐忧,对于当下时代人心不古,礼崩乐坏的反思。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民国时期关于人性、人情以及各阶层、阶级所固有的认知。这本书塑造的人性美好与乡村社会的良善淳朴,使我们认识到民国时期以及人性真实的历史。如果要将《家山》这本书推广到海外,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你有什么看法?

陈文敏:我觉得这本著作向海外传播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不论是作者以故乡为原点来阐释中国乡土社会,还是他的方言俚语写作,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生产,很符合西方对遥远的东方国度历来存在的那种神秘的、奇异的“奇观化”想象,当然这种想象中也有落后的、非理性的东西,西方的中国观有“真实的”也有“失实的”,正因为如此,要在跨文化传播中尽力减少“文化折扣”现象。

我预估《家山》的海外推广对翻译有较高的要求,也和文化政治等其他因素相关。乡土小说的海外推介也会和别的文艺传播、网络传播形成一个对应关系,比如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出的前现代社会和中国农村的美好,就在推特上走红出圈,让国外网民非常喜欢。除了传统的符号如熊猫、花木兰等等之外,一个视频、一部电影、一本书都可能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输出,总之我对《家山》的未来译本充满期待。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