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伢子妹子·中学版|烈士的女儿,共和国的院士

  科教新报   2023-01-19 10:44:40

1954年9月的一天,毛主席将一名留苏研究生预备班的学员,接到了中南海。毛泽东叫来自己的女儿李敏、李纳,说:“这是从湖南来的姐姐,在武汉大学学农,很有志气。”

这个“湖南来的姐姐”,就是日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细菌分子分类实验室,及世界最大根瘤菌数据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

走出悲伤的日子

1926年9月23日,陈文新出生在湖南省浏阳镇头镇一个教师家庭。父亲陈昌是毛泽东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和挚友,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1930年初,他在前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途中不幸被捕,惨遭杀害。当时,陈文新才3岁。

那段日子,母亲毛秉琴常常会到父亲的坟上哭泣,然后,又会擦干眼泪继续坚强地面对生活。在她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全家走出了悲伤的日子,大姐通过自学,考上了小学教师。在陈文新的记忆里,13岁之前的那段生活,虽然艰辛难过,但充满温暖和希望。

1941年,日本军队进攻湖南,湖南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学校,纷纷迁往后方湘西地区,浏阳和长沙已无高中可读。正当初中毕业的陈文新感到全无希望时,父亲曾经的好朋友章寿衡老师找到了她们。

1942年,在长沙会战的枪炮声中,陈文新远离家乡,前往武冈国立第十一中学。这所建于1939年的中学,以收容战区流亡学生为主。陈文新入校时,学校已有学生2000余名,教职工200多人。

学校生活虽然艰苦,但免缴一切费用。老师倾心教书,学生忘我学习,陈文新为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庆幸不已。每当唱起校歌“大家进德修业,期作国家栋梁;中华民族,前途无量”,她就热血沸腾,深感责任重大。第一学期结束时,她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受到学校嘉奖。

艰苦岁月里的重生

1943年到1945年间,学校因粮食短缺,师生普遍营养不良,加上缺医少药,很多师生得病,甚至死亡。陈文新身体较好,从小又经历过农活的锻炼,身体没受影响。她担心同学身体,经常冒着严寒酷暑,下塘摸鱼虾,下田捉泥鳅,为同学们补充营养。那段时间,她所在的班级是没有一个同学因营养不良而失去生命。

1944年8月,日本侵略军进攻湘西南,学校被迫向溆浦和辰溪转移。途中,陈文新不幸得了疟疾,高烧不退,不省人事。同学们肩背手抬,细心照料,带着她翻过了高高的雪峰山,将她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病愈后的陈文新仿佛获得了新生,永远感激那些救下她的同学。

抗战胜利后,陈文新恰好高中毕业。她没有急着离校,而是继续学习3个月,补上了因转移过程中落下的所有课程,为她日后的升学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永远向前的动力

1951年1月,陈文新从武汉大学回浏阳过寒假,这是她自1948年考入大学后首次回家。回家后,母亲兴奋地告诉她,父亲当年的同学、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主席给她写了3封信,还寄来300元钱给她补助生活,母亲要陈文新代她回信问候毛主席。

回校后,陈文新以母亲的名义和自己的名义,认认真真地给毛主席各写了一封信。很快,毛主席亲笔给她写了回信,在信中勉励:“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

自那以后,陈文新先后3次见到毛主席,分别是1951年10月、1954年9月和1957年11月。对于陈文新来说,每一次相见都如同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激励。特别是1957年11月17日,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大礼堂的那一次。

那一次,毛主席利用访问苏联的机会,接见留学苏联的学生,陈文新也在其中。当毛主席神采奕奕地走进大礼堂,全场3000多名中国留学生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滚动着兴奋的泪花。陈文新更是激动,她与大家一起,凝神屏气,倾听着毛主席的声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生动的话语、殷切的希望,让全场欢声雷动,永远定格在了陈文新的记忆中,成为激励她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学成回国后,她将一生的精力献给了土壤微生物学与细菌分类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 顾庆丰  图 / 刘公明

(作者系长沙市委党校兼职教授,长沙地方文化学者)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姚瑶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