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伢子妹子·小学版|田野里长大的女科学家

  科教新报   2023-01-19 10:38:58

1951年10月的一天,毛主席将一名在北京实习的大学生接到了中南海。他紧握着大学生的手,若有所思地说:“你长得很像你的父亲!”大学生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毛主席安慰她说:“你父亲是个好同志,他为人民牺牲自己的生命,你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这名大学生就是革命烈士陈昌的女儿,日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陈文新。

烈士的女儿

1926年9月23日,陈文新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一个教师家庭。父亲陈昌是毛泽东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和挚友,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1930年初,陈昌在前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途中不幸被捕,惨遭杀害。当时,陈文新才3岁。

孤儿寡母如何生存?起初陈文新的母亲毛秉琴常常去陈昌坟前哭泣,后来,她逐渐走出了悲痛,靠给别人缝补衣服,换来男劳力耕种水田。母亲要求两个大女儿在家自学,陈文新还小,母亲就把她带在身边,让她从小接触农活。

陈文新很喜欢农活,她不是学着母亲种菜,就是跟着母亲养猪,还不时到田里和河边,摸些小鱼小虾改善生活。她种的瓜菜长得特别好,挂满瓜棚、长满菜园,邻居都夸她小小年纪聪明能干,长大一定能良田万顷。

苦难中的希望

陈文新8岁那年,一场山洪,带着泥沙,淹没了家中唯一的一亩水田。山洪过后,秧苗全都被压在泥沙之下。这是全家的活命粮,怎么办?

当时的乡村,只许男人下田劳作。陈文新要母亲给她剪个男孩头,穿上不分男女的衣裤,走进了家中那亩被泥沙淹没的水田……她将秧苗一株株从泥沙中扶起、洗净,再让它们直立在水田中。这是一个有难度的农活,就是种田能手来做,也很难说有好结果。陈文新回忆平日里的所见所闻,结合族叔爷爷的指导,整整干了4天,才将秧苗全部洗净并重新插好。

不久,秧苗长成了两叶一心。“活了,孩子,你很不简单!”族叔爷爷高兴地夸奖陈文新,他从水田中拔出一株秧苗,指着根部告诉她,灰黑色的根须是老根,没用了;黄色的根须,正替代老根的作用;白色的根须,是新长出来的,老话讲“白根有劲”,吸收水分和养分全靠它们。陈文新听得直点头。

母亲高兴极了,给她煎了两个荷包蛋,她分了一个给正在备考的大姐。这一年,家里双喜临门,稻子有了收成,全家人不饿肚子;大姐考上了小学教师,可以帮妈妈养家,也为陈文新创造了上学的条件。

喜讯传来的那天,母亲带着她们来到父亲的坟前,欣慰地说:“孩子她爹,我们活出了希望!”

关爱中的成长

8岁的陈文新上学了,早晨,她跟着在学校当老师的大姐到学校上课;晚上,回到家里和二姐一起,在微弱的灯光下做作业。家里穷,只能点上一盏豆油灯。大姐在旁批阅学生作业,母亲在一边就着灯光,摇着纺车。母亲的耳朵里,听到的是孩子们的读书声;在陈文新姐妹的耳朵里,听到的则是母亲的纺车声。那真是一段温暖难忘的岁月。

姐姐的学校只有初小,陈文新毕业后,高小和初中到哪里读?大姐带着她在浏阳、长沙两县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寻找学校,令她们没想到的是,所有的高小和初中,都热情欢迎陈文新。原来,这些学校的校长都是父亲陈昌的同学或朋友,很多老师还曾是他的学生。

1941年,日本军队进攻湖南,湖南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学校,纷纷迁往后方湘西地区,浏阳和长沙已无高中可读。正当初中毕业的陈文新感到全无希望时,家里来了一位父亲曾经的朋友——章寿衡。他来长沙是为邵阳武冈国立第十一中学招收流亡学生,陈文新的希望来了!母亲强忍心头的不舍,点头应允。

全家人再一次来到父亲陈昌的坟前,母亲要陈文新给父亲的坟头掊土。刹那间,陈文新百感交集,她仿佛明白了父亲的选择,感受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

带着父亲生前的期望,陈文新踏上了新的求学路程,她一路读高中、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后,将一生的精力献给了土壤微生物学与细菌分类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文/顾庆丰 图/刘公明

(作者系长沙市委党校兼职教授,长沙地方文化学者)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姚瑶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