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伢子妹子·中学版|少年罗荣桓勤学志向高

顾庆丰   科教新报   2023-01-17 09:31:54

1963年12月16日下午,北京,一条不幸的消息,让正在主持中央会议的毛泽东一下站了起来。接着,他中断会议,提议大家默哀3分钟。当晚,毛泽东彻夜未眠,写下一首悼亡诗。诗中最后两句是:“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主席深切缅怀的这位逝者,就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罗荣桓。





胸怀志向 独上省城

1902年11月26日,罗荣桓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南湾一个乡绅家庭。他自幼沉静好思,5岁即由父亲发蒙,8岁入私塾,12岁入读岳英新式小学高小。

岳英小学的校长罗炳文,是一位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老师。他不仅向学生传播自然科学知识,还注重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罗校长的影响下,罗荣桓的学业和思想都有了进步,他在作文《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文中写道,他要向大禹学习,学习他不辞劳苦、坚韧不拔的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罗荣桓高小毕业后,罗校长鼓励他前往省城长沙求学。罗家在长沙没有亲朋戚友,罗荣桓又才14岁,父母犹豫了很久才同意。离开衡山那天,罗荣桓面对莽莽青山,久久不语。他在心里默默念道:“衡山禹碑,请为我作证:此去长沙怀壮志,不得金简不回乡!”金简,正是大禹在衡山治水时,梦得的治水之要。

来到长沙,罗荣桓选择了长沙协均中学就读。这是一所偏重理科的中学,教务主任是柳直荀。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中的“柳”正是柳直荀。罗荣桓选择协均中学,是因为他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

学以致用 开办夜校

罗荣桓一到长沙,就遇上了长沙学联组织发动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游行示威。罗荣桓随学校参加游行,还获得了一份《湘江评论》的创刊号。报纸上的一篇篇文章,尤其是署名泽东写的《创刊宣言》,字字句句都像号角一样,催人奋进,让他感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

这年年底,湖南督军张敬尧滥发纸币、横征暴敛,激起各界人士强烈反抗。12月2日,长沙1万多名学生罢课,并发表驱张宣言。罗荣桓积极响应,立刻决定返乡回家。

这半年,他接受了新文化的洗礼,从里到外,都换了一个人。然而回到家后,南湾一切如旧,与长沙的反差,令他感到愤怒。父亲不让家里的女孩读书识字,罗荣桓反复说理,最终为妹妹和侄女争取到了接受教育的权益。

罗荣桓在长沙求学5年,5年间,他学在长沙,用在南湾,利用假期,把学到的知识和教育救国的思想,用在了南湾的社会实践中。他始终牢记着罗校长的话:“学习,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罗荣桓所在的协均中学,最开始是一所平民补习学校,由当时教育界主张教育救国的人士和长沙学生联合会主办,解决了许多平民子女读书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育不平等。

罗荣桓受到启示,在南湾成立了土字梦字两区同学会。他参照长沙新民学会,为南湾土梦学友联合会制定了“联络感情,增长知识,移风易俗,促进社会”的宗旨。他们利用岳英小学的教室,开展平民教育运动,还办了一所农民夜校,教农民国文和算术,同时向农民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为衡山地区日后的农民运动,准备了条件。


弃坐日船 幸运逃生

1921年,柳直荀担任协均中学校长,全校师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长沙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之中。1923年2开始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残暴统治的斗争中,罗荣桓成为协均中学的骨干学生。

这年6月1日,日本水兵在湘江边向抗议群众开枪,打死两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罗荣桓抗议暴行,救助伤者,奋斗在最前线。抗议运动持续了好几天,直至反动军阀政府实施戒严,准备镇压学生和群众。罗荣桓被列入“不法学生”的重点名单,柳直荀通知他立刻离开长沙,并由学生会为他买好离长船票。

想到将要乘坐的轮船是日本公司开办经营的,罗荣桓不禁怒火填膺。他撕毁船票,沿着粤汉铁路一路向南步行。没想到,这一决定反而让他幸运脱险。原来,反动军警掌握了罗荣桓将从水路离开长沙的情报,在码头埋伏,一旦他出现就立刻抓捕,如有抗拒和逃跑,就地正法。

罗荣桓安全逃离了长沙,他响应中国革命对他的召唤,大步向前,奔向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红色革命。

(作者系长沙市委党校兼职教授,长沙地方文化学者)

责编:陈暑艳

一审:陈暑艳

二审:黄维

三审:姚瑶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